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满山青绿的花椒树红联乡年产青花椒干果斤的椒王获得的

凉山城市新报 2015-11-02 17:40 大字

满山青绿的花椒树。 红联乡年产青花椒干果40斤的“椒王”。 获得的荣誉——“中国青花椒之都”。

(上接A10版)

被誉为“花椒中极品”的金阳青花椒品质同样受到专家们的关注,2013年8月29日,四川省林业厅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行到金阳县对“金阳青花椒”优良品种进行现场检测,在该县桃坪乡日布村的青花椒采摘现场,专家组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并与当地椒农交流,随机选择三株四年以上青花椒进行勘测及单株产量测产等工作,对金阳县青花椒品种的生长环境、树龄、树势、产量、品质作全面检测,认为“金阳县青花椒”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显著优于同类品种,并具有相对稳定性。

2013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的编导、摄影师、记者一行6人来到金阳县,拍摄录制“金阳青花椒”,分别在中央一套、四套、九套的“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播出,在8分30秒的简短视频中,介绍了大凉山品牌“金阳青花椒”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麻味香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和认识“金阳青花椒”,进一步提高了“金阳青花椒”的知名度,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更大的消费市场。

更为可喜的是,在2014年8月2日,台湾宏芳香料有限公司到金阳县考察青花产业发展情况,通过投资洽谈和实地查看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与金阳县合作,签订合同购单,让“金阳青花椒”进入该公司的香料生产线,长期合作、共同发展,金阳青花椒作为一种香料,走向世界,成为“人间第一香”。

金阳青花椒知名度越来越提高,市场行情越来越看好,金阳青花椒已成了全国知名品牌,被称誉为“人间第一香”和“天下第一麻”,使金阳青花椒真正成为全国同类产品中的王者品牌,产品远销东南亚、走向欧洲市场、走向全世界。

②中国品牌  金阳制造

是什么原因让“金阳青花椒”品质在全国独一无二?金阳人说:独特的经纬度、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等因素,让金阳成为发展青花椒产业的天然宝地。土壤成分、地理环境独一无二,生产出来的青花椒品质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部边缘,地处金沙江北岸,县境气候属亚洲大陆东部季风区域中亚热带的云南高原——察隅气候区,高温多雨,大气宁静,云雨稀少,晴天多,空气干燥,气候暖和,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为1574小时左右,无霜期为305天。金沙江流经金阳98.8公里,境内最高点狮子山海拔4076米,最低点葫芦坪子海拔460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立体气候非常适宜金阳青花椒的生长,因而,该县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期就有栽培青花椒的历史记载,青花椒的栽植具有上千年历史。

据《金阳文史》记载,19世纪初,灯厂、对坪一带出现以椒换物形式的青花椒交易市场。但当时的金阳青花椒,尽管品质优良,但产量少,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上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对金阳人来讲,则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

为做大做强青花椒产业,金阳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大户”等一揽子政策,专门成立了青花椒丰产技术课题组,狠抓稳产、高产科技技术攻关,并与省林科院、西南农大、四川农大等单位深度合作,完成了金阳青花椒品种认定工作,编印了《金阳青花椒栽培及管理技术》、《无公害金阳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金阳青花椒农业地方标准》等技术手册。现已逐步形成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组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乡镇有专业技术人员、村组有科技带头人、家家有科技明白人。金阳青花椒种植规模得到迅猛发展。

1996年以来,金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结构调整、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并举的发展思路,县、乡政府,村组、个人联动,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市场营销,全面推行“支部+协会”发展模式,政府主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形成开拓市场的强大合力,改善了种植条件,提高了种植水平。

通过政府主导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驱动,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发展青花椒的积极性,青花椒产业在全县终成规模,不仅树立了金阳青花椒品牌,而且形成了金阳县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全州围绕优势抓特色,抓好特色树产业的典范。

2002年,四川省特产协会授予金阳“四川省青花椒之乡”的称号。这一年,青花椒为这个深山小县创造了7000余万元的农业产值,金阳青花椒因此蜚声全国。

这之后,金阳青花椒香遍大江南北,先后荣获“上海林博会名特优产品金奖”、“中国·四川农博会产品金奖”、首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名特优新奖”和“绿色环保奖”、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最受欢迎展品奖”。

如何牢牢抓住发展机遇,让“金阳青花椒”走向世界?精明的金阳人明白:要让“金阳青花椒”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2005年8月28曰,金阳举办“中国第二届青花椒节”,吸引了省内知名火锅企业来金阳抢购青花椒,使青花椒价格一度高达每公斤80元。一时间,全省10家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有关“中国青花椒第一县”的宣传铺天盖地。

青花椒已成为金阳面向全国的一张“名片”。如何把“名片”擦亮?2005年12月5日,金阳县人民政府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申请,恳请认定其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和“中国青花椒之都”,金阳人信心百倍敢为“中国第一”。

时隔40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金阳“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和“中国青花椒之都”的称号,金阳青花椒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第一”。

2006年4月,国家质监总局通过批准了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立了新华网“中国青花椒第一县”和互联网“中国金阳青花椒”。青花椒,作为一种农产品,金阳成功地把它打造成了全国品牌。金阳人可以昂起头、拍着胸,自豪地说:“中国青花椒品牌,金阳制造”。

③成就了四个“第一”

青花椒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种植青花椒既能增加群众收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山区种植青花椒,植株寿命长,果实香味纯正、色泽鲜艳、投资少、收益大,3至5 年可见成效。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效益是最大的驱动力,广大农民群众在青花椒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带动下,对发展青花椒的认识普遍提高,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发展青花椒过程中,没有经验和技术,或到亲戚家请教,或请来技术人员培训,硬是过好种植“技术关”;没有现成的种子和苗子,自己育苗,或到处打听联系,即使高价也要购买需求的种苗;缺少资金投入,砸锅卖铁、卖猪卖鸡也要发展青花椒生产,信心百倍,毫不动摇;承包的土地种完了,也要在山坡上、田边地角、房前屋后见缝插针地种植青花椒,凡是能种植青花椒的地方,都要力争种上了青花椒,种植区域几乎覆盖了确权到户的耕地、荒地、林地、草地,使青花椒形成一项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走进金阳的大小村寨,看到的是一片片茁壮成长的青花椒树,听到的是一个个发家致富的鲜活故事。关于青花椒,有一个“青花椒比粮食还多”的故事,金阳县木府乡龙王庙村龙王庙组石一只体,在一次走亲戚家时腹泻不止,时值青花椒采摘期,亲戚家说,青花椒鲜果可止腹泻,于是,他连续摘下十几颗青花椒,赶紧服下后就好了。回家后,石一只体给家人说及此事,并誓言和青花椒生活在一起,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和妻儿一起,住在荒山、吃在荒山,硬用两年的时间,开垦并种植50多亩青花椒,之后,每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他家的青花椒发展到70多亩,年收入30余万元,于是,凡是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家的青花椒比粮食还多。在石一只体的带动下,村民们争先恐后地种上了青花椒,龙王庙组已成为全村发展青花椒的模范,全组90多户人家,就有青花椒1800多亩,去年,人均收入达2.6万元,青花椒见了效益,群众有钱了,家家住上了楼房,户户安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照明电,已实现水、电、路“三通”,普及了家用电器,日子越过越滋润。

石一只体仅仅是金阳人发展青花椒产业中的一个缩影,群众的大面积、大规模种植,使青花椒一跃成为人们追赶幸福梦想的“金银财宝”,规模效益日益渐显露,产量越来越大,品质价格越来越高,全县涌现出了20个青花椒万亩大乡、50个千亩大村、130余户年收入10万以上种植大户,成就了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青花椒第一乡、中国青花椒第一村、金阳青花椒第一户“四个第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阳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发展山区经济,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扩大青花椒种植。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依托于此,金阳县青花椒产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销量节节攀升,小花椒成了彝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近年来,金阳县通过互联网、博览会、推介会、花椒节等宣传形式,精心打造“金阳青花椒”品牌形象。这些年来,金阳人一直坚持在“山”、“水”上做文章,突出“特”和“绿”,全县农民家家户户抢着栽、荒山荒坡争着栽,“要致富,快栽青花椒树”成为全县群众的共识,青花椒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青花椒种植面积达60万亩,挂果面积32万亩,产量5200吨,产值4.8亿元,人均增收可达3600元。(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速降“部落”惊现泸山 凉山首届速降比赛纪实

文/图本报记者丁有为“公园”,人们游玩休闲的地方;“部落”,又透露着原始和野性;当这些字眼一旦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泸山速降公园·部落”。除了让人感到迷惑外,走近它,更是为它们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而惊...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