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读,地方故事拥有时间的真相
《沿河行》[英]奥利维娅·莱恩 著,焦晓菊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第1版,定价:50.00元 《游荡集》许知远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定价:45.00元 《异邦笔记》唐克扬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定价:42.00元 《造房子》王澍 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定价:78.00元 《牵风记》徐怀中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定价:43.00元 《寂静的孩子》袁凌 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第1版,定价:78.00元 《江城》[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10月第2版,定价:45.00元 《豹典》蒋蓝 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定价:42.00元
地方故事拥有时间的真相
《沿河行》
《游荡集》
文/何万敏
《沿河行》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个天才的英国女作家,因为实在难以摆脱长期抑郁的困扰,选择自杀来了断生命。美国电影《时时刻刻》开场,就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渐渐向河流深处走去,这部影片正是以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为线索,讲述三个女人——作家伍尔夫,读者劳拉·布朗和一个现代“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莎·沃恩人生中一天的故事。与伍尔夫那张经典的侧面肖像照相比,斯特里普看上去真还和伍尔夫相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高挺的鼻梁,尤其是微笑起来嘴角上挑的薄嘴唇,以及略向外翘的尖下巴,含蓄而自信,雍容而感性。年龄也相仿,伍尔夫自沉乌斯河是1941年3月,59岁时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2002年的斯特里普53岁,有丰韵还没有如今被人尊称“梅姨”,次年她凭此片获得第5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而她捧得奥斯卡小金人则早在20年以前了。
伍尔夫去世60年之后,在一个田园诗般的仲夏,本书作者沿着乌斯河独行42英里。她失恋了,放任不爽的心情游荡,从几乎无迹可寻的源头,一直走到被工业化侵蚀的入海口。从十三世纪野蛮的贵族战争到十九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挖掘,从古老的民俗传说到伍尔夫对河流的诠释,作者用流畅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河流沿岸不同时期的历史串联在一起,探讨河流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文化不可忽视的关联,并以此方式在大地的尽头回溯往昔,与自己和世界对话。
“一条河流穿过大地,它会俘获这个世界,并加倍回报。那是一个变幻不定、银光闪烁的世界,比我们习以为常的安居之地更加神秘。”书中的森林、田地、建筑、羊群,河岸上的每一寸土地都保留着历史的痕迹。作者称其沿河寻找的精神皈依有这样一种力量,“至于河流吸引我们的原因却神秘难解,因为它们起源于隐秘的地方,河道变化不定。但跟湖泊和大海不同,河流会流向某个终点。它朝着终点奔流不息,这种坚定不移让它拥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对那些失去人生目标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她得到结论,“一条河流不仅流过空间,也会穿越时间。”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河流的时间之书。
《游荡集》
说起来,读许知远也好多年了。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到刚出版的《青年变革者》。我可能是喜欢他书中叙述的方式,文字有一种跃动的灵性,强调自我的感官和态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创作者只有表达自我才具有价值,而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也就是他在爆款“十三邀”节目中常念叨的“带着偏见”出发。许多时候他无疑有资本自矜,期待自己是游荡者,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
瓦尔登湖,旧金山,耶路撒冷,横滨,新加坡,还有今天的汾阳以及过去的北平。他在旧金山与横滨闲荡,与姜文在一个午后喝了威士忌,听一个香港人在特拉维夫歌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它们曾散落在某个航班的餐桌上,某个县城空挡的酒吧里,或者他自己临时租借的公寓中……他曾经以JanMorris和奈保尔为榜样,他们皆周游世界、饱经人事,他们能在现实与历史间自由思考,能在写作中精确捕捉当下之情绪,并探测到它的过去与未来。许知远称这些旅途中的“意念断片”,源自强迫症般的记录欲。如果你早已经熟悉了他笔法的调性,也很容易知道,广泛的阅读为他的写作增添了太多的色彩。不必隐讳,除了奈保尔,过去10年中反复阅读的还有保罗·索鲁、简·莫里斯、伊恩·布鲁玛,“他们来自不同区域,年龄、性别不同,所关注的题材也不尽重合,却分享着相似的特质——都因个人身份的焦虑而获得了对外部更敏锐的观察,有了某种局外人才有的洞见,并且都在极度个人视角与庞杂知识世界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重要的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他列举2013年出版过《零年:1945》的长期在亚洲生活的荷兰人伊恩·布鲁玛“对中国读者的双重意义”:善意地提醒,应该学会用更敏感、富有同情的态度理解他人,理解历史中的暧昧含混之处,防止自身滑入新的、僵化的陈词滥调。“当中国愈来愈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角色时,这种视角变得更加迫切。”
《游荡集》中的文章之前零星读到过,拿起书的手感还是欣喜,对于我这样顽固以书为荣的人,每天晚间静静沐浴在灯光下翻动纸页,无需借用电脑或者手机阅读会杀伤视力的托词,读书不仅事关姿势与形式,关键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异邦笔记》
《造房子》
唐克扬的《异邦笔记》,与许知远的《游荡集》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前完全没有听说过的作者,偶然相逢其在某杂志专栏的结集《访古寻城》,大有相见恨晚又老友重聚的美好印象。出于信任,遂买来已出各种,这是其一。记录的是留学期间的所见所思,但不是一般泛泛而谈的域外行纪,而是一本关涉认知“出发”又是“离别”的随笔。“我的远行不是旅游,更不是为了博览世界风情而作的游牧,或竟是证明自己青春的环球冒险。事实上,我已经厌倦了在各个景点之间搜括记忆,对基于‘异乡’的写作的态度也是这样。”作者有清晰的思路,“写作的起点源自现实的和思想的‘异邦’。虽然描写‘文化震荡’的书已经太多,借用这个比喻,我依然想执拗地说明去往异国对于一个中国青年人的人生所能发生的意义。”
我浏览一些知名作家域外游记,确实不喜欢,观感停滞在个人抒情层面,思考的维度属于单向度的单薄,脑袋里的东西少了,或者是手写僵硬了。哪儿像这样围绕某个点,发散得开阔又收缩回来不跑题。融会贯通的境界,其实也就借题发挥,真懂写作的都深谙此道。
据说,唐克扬早在2010年写《从废园到燕园》已经摸索,用轻松的笔法解析专业的学术,遭到同行质疑研究结果不太像完全的论著。他干脆直陈写作初衷“是出于调和两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以《中国建筑XX》为名的大书,和以论代史的‘脑筋急转弯’式的建筑批评,前者往往耽溺于所谓‘事实’而不太着意于历史叙述的当代意义,而后者也易建成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它有三个隐含的目标:一是基本交代清楚基本的、不太为人知的史实;二是讲好一个‘故事’(至少今天我倾向于不否认任何历史写作都是一种biased的叙事);三是提出(而不一定要解决)一些有意义的理论问题”。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硕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三所名校有他的身影;先后学习工科、比较文学、艺术史、建筑学、城市研究等专业,跨学科的视域使得突破文化局限成为可能,既覆盖文科学习的传统理路,也涵盖身边世界的点点滴滴。还避免学究,“由于没有太多的专业问题,而是涉及诸多的你我他,写作的时候需要藏头去尾,也不能务求客观”;“如我这等浮光掠影,至多只能淘来些记忆的碎片,它们虽然栩栩如生,因为缺乏一张仔细研究过的地图,难以粘接成完整的生活篇章”。
《造房子》
直到第三次去杭州,我才抽出一天时间去西湖,一天时间去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前者名气大得不容多嘴,后者当然不属于旅游景点,我只对那一片好房子感兴趣。我不懂建筑,只是觉得那样的房子好看,有中国文化的传统意味。那个“一半湖山一半城”的模式,把建筑的连绵群体压缩在场地南北边界,在建筑和象山之间形成平行的水平发展对话关系。资料显示,建筑师用超过700万片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发展出一种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混合砌筑技术,还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和“时间”的交易。因为这些用于砌筑的瓦片均来自不同年代,有的甚至上千年。
生于1963年的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1997年与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2012年,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当时媒体对这个奖的描述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在那之前,除了专业圈子外,国内还鲜有人知道这个奖项。从2001年到2007年,他带领工作室主持设计并建造了象山校区,将其多年的建筑学思考付诸实践。至今的项目宁波美术馆、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均为体现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研究的作品。
从建筑出发的话题,更多时候是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我把它当文化随笔看。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王澍的传统文化素养极为深厚,他的基本理念和审美便来自于宋代山水画和明清园林。同样是看山水画,王澍从《容膝斋图》里,看出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自然,而王澍建筑理念的重要基础,就是重返自然。对他来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世界,能让人们“在某种无目的的漫游状态中,返回一种我们已经日渐忘却的知识,使一种在过去一个世纪中被贬的生活方式得以活生生地复活”。
《牵风记》
三个人、一匹马,长篇小说《牵风记》人物设置不复杂,发展线索也清晰。男主角是齐竞,女主角是汪可逾,两相比较,看得出后者更加出彩,也应该是作家徐怀中的心尖儿爱。“三点水的汪,可不可以的可,逾越的逾。”她对自我姓名的介绍,寄托作家不凡的奇思,浮想联翩。北平女生汪可逾,一个怀抱古琴的花季少女,几乎从登台亮相那一刻,就让“一号”首长齐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团长兴致高昂吟诵白居易《废琴》,汪可逾不甘示弱回应《船夜援琴》,“琴瑟友之”铺垫开去;你来我往,两人仿佛比试着武艺,齐竞出底稿,汪可逾用柳体抄写小字标语,颇有些莲开并蒂的意思;很快,走运的齐竞真开了眼界,他远远望见晾晒着女人的内衣什么的,并用战利品相机拍摄“全身肌肤变得雪白雪白的,如同一尊抛光的一比一汉白玉人体雕塑”……情感诗意般的流露,或者说浪漫主义的表达,把善良的美丽与人性的尊严,置于受战争状态挤压的逼仄空间,更加显出珍贵与可爱。我固执认为,齐竞竟是为汪可逾而存在的。某些片段他们也互为镜像、互相砥砺,生机盎然,而骑兵通信员曹水儿、保长女儿等众多群像,包括通灵人性的那匹老军马“滩枣”,则从远近高低不同层面,衬托了汪可逾亭亭玉立,细腻丰润,一枝独秀。如果说小说中的中国古琴是美的符号,那么汪可逾就一定是中国人美好的象征。
猝不及防的是,篇幅推进刚过半,就“只见汪参谋张开双臂扑下山崖”。起初我猜测到她的归宿只能是牺牲,即要把美毁灭给人看,去获得悲壮产生的力量,但打击来得太突然,不合理,还没有抵达情绪高潮节点,也没有电影慢镜头般的场面渲染。面对英雄的壮烈,齐竞痛哭不止,栽倒在地。叙事从一张强渡黄河前夕拍摄的合影讲起,引子的“现在时态”倒叙至“过去时态”,并在结尾处稍作呼应。重要的呈示部其实是以回忆恰当地选择给出取舍,跃动的节奏避免了琐碎,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不乏戏剧性,记忆的淘洗与沉淀,则使情节的疏密得以信任,讲究的控制始终牵引着阅读如风拂动。
《寂静的孩子》
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他将目光聚焦到孩童身上,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每一个成长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在我们的时代,他们的声音本不应该如此寂静”。
非虚构,是近年来在中国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样式。作为国内“非虚构”写作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评论家李敬泽界定,非虚构写作包括四类:非虚构文学、特稿写作、通俗历史写作和传记。这个界定参照的是,雪莉·艾利斯在《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概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引进这本被视为非虚构文学写作领域的教科书,与此同时,中国的非虚构文学写作有了许多动静。
“非虚构”显然对应“虚构”而言。简单地说,非虚构就是真实地发生的事实,虚构就是文学创作。而对于非虚构作品,我们其实并不太陌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著名的《西行漫记》,在中国被称为杰出的报告文学,颇受欢迎。我们看见,一个与国内报纸和新闻纪录片中“金光闪闪”不同的毛泽东。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不是符号,是活生生的人。
本质上,“非虚构”是有意要去区别“虚构”,就是避“虚”就“实”。所以,非虚构作品强调“真实”,不但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更是作家基本的伦理标尺。它要求作家改变以往依靠“二手材料”进行随意想象的写作习惯,以一种“介入性的写作姿态”,深入到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积极地观察社会人生,尽力揭示真实的荒诞性。李敬泽说得好,一部非虚构作品,首先就和读者达成了一种“真实”的契约。他以梁鸿《中国在梁庄》举例,作为读者总是近乎本能地知道什么是真实或不更真实,什么是不真实。这种“知道”既涉及世界是怎样的,也涉及我们对这个“是怎样”的认识和判断,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成为了“世界观”,就是非虚构中的“现实感”或“真实感”。
袁凌此前以《青苔不会忘记》获得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这次更加雄心勃勃,写到的人物近百个,采访可谓下足了功夫,但开掘的深度稍嫌不够。
《江城》
说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美国人彼得·海斯勒的“纪实中国三部曲”应该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彼得·海斯勒有个中文名叫何伟。他1996年作为“外教”来到偏远的江边小城涪陵,待了两年。“它和中国的其他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那个年代的涪陵在他笔下的面目是这样的。2000年,他完成了《江城》。看彼得·海斯勒的书,很容易发现其特点:质朴的文字描述,丰富的细节呈现,精彩的故事推动。美国图书出版协会评论“它如诗般的语言和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愿意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心和灵魂。”分歧仅限于,当地政府听说了《江城》,在看过何伟曾经的同事、涪陵师专英语系教授李雪顺翻译的大概后,并不高兴,“这是在说涪陵坏话!”《江城》销量不错,新版换了封面。
何伟在书中坦言,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两个人:何伟和彼得·海斯勒。何伟很笨,说话有口音,文法很糟,而在傻乎乎的何伟背后,彼得·海斯勒在专注地考察一切,并且做笔记。这两个人实际地存在于他的体内,却不一定是一个使用中文的人和另一个使用英文的人,而有可能是一个使用言辞的人,和另一个使用文字的人,他拙于前者,长于后者。在没有迅捷反应的同时,另一个他却在异常敏锐地观察,然后从T恤领口拿下钢笔,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有一天,这个被忽视和遗忘的细节会出现在文章里,附加一个奇妙的比喻。
“纪实中国三部曲”包括《江城》《寻路中国》《奇石》,三本书都获得好评,其中《江城》最为引人入胜,有些粗糙,却新鲜欲滴。《江城》在美国获得过呦口的奖项,“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美国图书出版协会评论“它如诗般的语言和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愿意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心和灵魂”。而《纽约客》负责所有非虚构作品的执行编辑多罗西·威克登则夸奖彼得,“不像其他报纸的记者那样,浮在空中夸夸其谈”,云云。
最新的消息是,澎湃新闻2019年8月28日报道,何伟和妻子、同为作家的张彤禾将搬到成都,前者将任教于四川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
《豹典》
同为蜀中报人,又都在编副刊,我与蒋蓝见面晚至2016年中,他和一帮诗人、作家、文学期刊编辑,从会理县参加完一个文学活动返省城,中午路过西昌我做东。餐桌边新认识的人多,不好厚此薄彼地只顾找相投的话题聊,我记得事先准备了他的两本书《梼杌之书》《媚骨之书》,当面请他签字,说明我读过他的散文。
不仅读,还在几篇褒扬新散文的文学评论中,论述过包括他在内的几位领军人物:苇岸、钟鸣、王开林、张锐锋、祝勇、胡晓梦、元元、冯秋子、尹慧、老愚、鲍尔吉·原野等等,他们的散文别开生面,完全打破了以往散文的小格局。他们以逃逸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抒发情绪化的个体生存体验,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句法、节奏、结构、词语等方面的创新实验,语体上的新鲜气息扑面而来,精神内核的张扬直逼生命的价值与文学的本源。
探索没有止境,《豹典》更加上乘。批评家敬文东认为,“复杂性或许是蒋蓝进行散文经营的头号法则,”他继续赞赏,“《豹典》内部的复杂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看似通透、明澈的语词,都散发出令人震惊的神秘性;每一个语词似乎都被撕开了。而所有被撕开的语词彼此展览着自己的内部,相互交换着自己的秘密,并且互相指点、品评,有时还迫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恶劣或耍赖。但是在这种绵密、细致的文字解剖过程中,《豹典》却显得十分好读,甚至看上去面容慈祥,平易近人,对读者多有亲和力”。
如果听过蒋蓝的演讲,才能够领略他的亲和力,准确地说是诱惑力。2017年夏天,我去成都锦江区图书馆参加他的新书《至情笔记》签售,听他神采飞扬的演讲,理解了当场许多人排队买书的原由。所写散文的情理融化于胸,兴之所至也就眉飞色舞了。
《豹典》无疑是这个时代一部思想价值昂贵的著作,同时又不属于这个时代。它是过去的书,又是未来的书,是一部滤掉任何时代残渣的“沙之书”。另一位批评家张闳归纳,这是一部辞典式的豹子散文,它本身即如豹一般斑斓奇艳,散发出迷人的美学光芒。通过此书,读者或许得以窥见真理的某些片面,并得以激发起对无限和永恒的想象。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董芝会记者胡智陈国盼)近日,由会理县委、县政府主办,会理农商通拍卖中心承办的2019会理石榴发布会暨石榴...
会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理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