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菊:当好产业发展的先锋队员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仅有直接的帮扶的力量,更有潜心技术、为当地产业发展默默贡献力量的人。
邓兴菊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作为会理县畜牧局、农牧局的一名农技工作人员。作为一名有33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地方发展大局,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了不一样的绚丽人生。
立足本职工作
推动黑山羊产业发展
邓兴菊在会理县畜牧局、农牧局工作期间,该县开展了黑山羊品种选育、黑山羊圈养技术研究与应用、黑山羊地理标志认证、黑山羊有机食品认证、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工作。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她挑起大梁,重点围绕建昌黑山羊圈养、人工牧草种植、动物疫病控制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和黑山羊品牌创建进行攻关并取得突出成绩。
2001年,圈养黑山羊取得突破性成效,掀起了全州圈养黑山羊高潮,凝聚了全州畜牧业的焦点,期间,“会理黑山羊圈养技术研究与推广”获会理五年间科技成果一等奖,邓兴菊也因此获得会理县“第四批拔尖人才”、凉山州建州50周年首届“十大杰出妇女”“凉山州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得到凉山州委、州政府,会理县委、县政府表彰。
随着黑山羊养殖配套技术成果在会理的推广应用,该县黑山羊饲养量增加、养殖水平普遍提高,会理县成功创建为“全省养羊十强县”“西南地区最大的黑山羊生产基地”,该县境内的30个乡镇创建为会理黑山羊无公害生产基地。
随着项目的延伸建设,黑山羊养殖技术在摸索中逐渐成熟。2014年,会理黑山羊养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黑山羊养殖技术的发展为会理黑山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扶贫扶智冲在前
助农增收谱新篇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临近退休的邓兴菊再次站了出来,她主动深入太平镇大河村任驻村农技员,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经验,为该村群众传经送宝。
她深知“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盲”的道理,在工作中,她不但做好了大河村的农技工作,还心系全县贫困群众,积极组织农牧科教站职工全力参与搞好全县农牧产业技术扶贫工作。并根据会理县贫困村(户)贫困现状与会理农牧业生产实际情况,配合县农牧局扶贫攻坚办公室制定了《会理县农牧产业扶贫规划》,并按规划建设内容、时间进度指导贫困村(户)做好农牧产业扶贫相关工作。
作为全县“农牧专家技术服务团”成员,邓兴菊多次放弃休假,参与对会理县58个建卡贫困村和所有建卡贫困户的全覆盖技术培训,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贫困村民,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邓兴菊以村为家,把贫困户当作亲人。她利用技术培训的机会,深入到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协助贫困村(户)制定产业扶贫规划,组织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村(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在扶贫户羊只的采购下发、人工牧草种植利用、草架使用、经济林木(苗)栽培及田间管理、以黑山羊生猪为主的畜禽饲养管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等关键时期,邓兴菊更是驻守在乡村,用自己畜牧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为贫困村(户)产业发展、经济增收、顺利退出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兴菊在驻太平镇大河村扶贫期间,利用休息时间拟编、收集、汇总、下发全县农牧产业技术扶贫资料和贫困村农民夜校教材5000余册份;收集、整理省州县农牧局下发各类扶贫文件,驻村农技员分村开展技术扶贫档案资料70余盒。
2017年10月,邓兴菊退休了,但她依然坚持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信念,关心着她帮助过的农户们,一有机会她就走进农村与养殖户们答疑解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农牧战线上,邓兴菊迎难而上、争当先锋,破解发展难题,把自己的专业技术、满腔热情奉献给了家乡的发展、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本报记者 钱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金风送爽,榴果飘香,正是会理石榴采摘上市的好时节。为助推会理石榴产业发展,打响会理石榴品牌,展示会理丰富的石榴...
会理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