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古寨迤沙拉 彝汉融合年味浓
攀西少数民族过新年·里泼彝人
重要节日:春节、火把节等。在有着600年历史的迤沙拉,生活着彝族支系“里泼彝人”。古寨彝风汉韵高度融合,春节和火把节一样是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
过年习俗:杀年猪、放鞭炮、封门钱、撒松毛、吃年饭、敬土主,彝汉文化融为一体。其中,封门钱类似汉族的贴门神,撒松毛是在家里撒上松针,敬土主有祭祖的含义。
文娱活动: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逢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女老少就汇聚到文化广场,跳起里泼彝人传统舞蹈“打跳”,唱起“茶马古歌”,弹奏“谈经古乐”,其乐融融。□本报记者 刘旭 秦勇
【现场描写】
茶马古寨绽放新光彩
2月3日下午,记者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出发,驱车沿108国道行驶约20分钟,便来到了东临金沙江、与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这里聚居着2000多位属于彝族支系的“里泼彝人”。
蓝天白云下,家家飞檐斗拱、户户青瓦红墙的古村落,在南高原广袤的红土地上格外显眼。村里的小巷曲曲折折、密如蛛网,通达每户人家门前,我们感觉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村中心的小广场上,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晒太阳,年轻人骑着摩托疾驰而过运年货。
“要过年了,村里人杀年猪、备年货、娶媳妇,忙得很!”土生土长的村文书毛福银说,几天前,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组还专程来拍摄了村里的婚嫁风俗。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驿站,迤沙拉村形成于明朝初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洪武开滇”后推行的“彝汉通婚、就地落籍”政策,造就了这里彝汉融合的民俗文化和苏皖特色的建筑风貌。婉转悠扬的“谈经古乐”和苍凉哀怨的“茶马古歌”传承至今,成为见证历史的“活化石”。
迤沙拉的神秘面纱近年来被逐步揭开,2005年被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列入全省民族新村建设项目,2012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村里的文化小广场上,工人们正在铺水泥、砌花坛。毛福银告诉记者,总投资2680万元的迤沙拉民族新村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今年就要完工,茶马古道上的“里泼”古彝寨将绽放出更加动人的新光彩。
【人物讲述】
文化旅游开创新生活
“我们这里过年热闹得很,欢迎来做客!”在自家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69岁的迤沙拉村民郑仕发向记者发出了盛情的邀请。
郑仕发退休前在镇政府工作,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告诉记者,迤沙拉的民居、风俗、语言、服饰与凉山、楚雄的彝族都有所不同。村里人的房屋大都按一正两厢的四合院布局修建,家家户户的堂屋只供神龛不设锅庄,妇女头戴彝人的扣花帽,身穿配以绣花背心或围腰的宽袍大袖汉服,脚蹬做工精美的绣花鞋,处处显露彝汉融合的风格。
“在这里,春节等汉族节日和彝族火把节一样受到大家重视。”郑仕发说,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村里的男女老少天天晚上都会汇聚到文化广场,跳起“里泼彝人”的传统舞蹈“打跳”,弹唱“谈经古乐”和“茶马古歌”,欢欢喜喜庆祝新年。
“过年,我们既要放鞭炮、吃年夜饭,也要撒松毛、敬土主。”郑仕发的小女儿插话说,600多年前汉人带来的风俗一代代传承下来,已经与里泼彝人的传统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近年来,省、市、区联手在迤沙拉投入巨资,挖掘里泼文化,打造民族新村,发展特色经济,让这座彝家古寨不仅保存了明代古风遗韵,而且为村民带来了新的致富商机。郑仕发一家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今年我家杀了3头年猪,平均在300斤以上!”郑仕发笑呵呵地说,迤沙拉的名气越来越大,里泼彝人的日子也一定会过得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今年春季,会理县遭遇持续五年来最严重干旱。2012年降水量仅930.1毫米,截至目前,全县有47座、占35.9%的小(二)型以上水库蓄水不足5万方,8座水库、74处塘堰完全干涸;5.83万人、15.4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