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区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五个一工程带来农村巨变记
仁和区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五个一工程”,带来农村巨变——
7月16日,记者走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的机耕道上,道路两旁瓜果飘香,鲜花盛开,每隔一段距离,还有成片的绿化树。这样的场景在2007年前是看不到的,那时村里的机耕道坑坑洼洼,更不要说栽花种草了。
立新村的变化得益于仁和区“五个一工程”的实施。近年来,该区在农村基层党建中,实施选好一个党组织带头人、建强一个村级党组织、培育一项特色主导产业、壮大一支技术人才队伍和健全一套工作运行机制的“五个一工程”,立新村集体经济实现了0元到600万元的飞跃。
□滕德银 本报记者 秦勇 文/图
村集体赚得第一桶金
2007年,立新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倪方云走马上任,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村集体欠账6万多元,村委会开会时喝水都得自己掏腰包。
经过反复思考,倪方云想到赚取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点子”:村集体向刚刚获得修高速公路占地赔偿的5个组借款135万元,倪方云以自己1700万元资产做担保。
用自己的资产来担保,没有顾虑,如何选好项目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这才是倪方云伤脑筋的事。谈起当年,倪方云感慨万千,对于改变村集体经济状况的愿望,他比谁都强烈。倪方云这样的信念换来了当年立新村 “第一桶金”——160万元。
“在‘五个一工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要求这只‘领头羊\’要有信念、讲奉献,更要有本领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仁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云洲说。
近年来,立新村的集体经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经村“两委”反复研究,决定用集体资金先后投资会理县的铜矿、西昌的小型水电站。截至今年5月,该村集体经济已经达到了600万元。
党支部的凝聚力增强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有了资金,就能为集体做更多事情。在立新村,党员生病,每次补助500元;孩子考上大学,每人补助1000元;每年还拿出10万元表彰10户科技示范户……仅修公路、硬化机耕道和入户道路等公益事业,村集体经济共支出了150多万元。
“说实话,作为村支书,一直认为村集体有钱,干事儿才方便,自己能造血,党支部在群众中才有威信和号召力。”倪方云说。现在村里开党员大会,党员如果有事都会请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几乎没有缺席的。而在以前,村上召开会议,参会的人锣齐鼓不齐。
“我觉得村党支部凝心聚力能力增强了十倍。”村民刘启超说。近年来,立新村每年至少要发展2名年轻党员,在发展党员的标准上,他们认定了两条硬杠子,一是必须致富能力强,二是愿意带领村民发展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今年,立新村收到了8份入党志愿书。在该村48名党员中,如今有8名资产超过100万元,3名资产超过千万元。
村级5年发展规划出炉
为进一步寻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倪方云两次自费到江苏省的华西村考察。华西村的村容村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农村基层党建“五个一工程”中,倪方云带领村“两委”响亮地提出了“远看华西村,凸显立新村”的村级5年发展规划目标。
这半年来,他们紧紧抓住地处京昆高速公路出口的地利优势与市政府提出的“阳光度假康养旅游新村建设”的两大机遇,一直忙碌着。
明年起,立新村要投资1000万元,成立村级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全村很多村民愿意出钱入股这个项目。“阳光也能卖钱!”谈起要成立的公司,经营农家乐的倪家斌脸上藏不住笑容,因为他正想随之开乡村旅馆。
新闻推荐
□唐有吉连日来,前来会理县工商局注册登记窗口,办理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的农民朋友络绎不绝,办公桌上堆放着农民朋友办理证件所需要提供的各种材料,工作人员一边认真对核对材料办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