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指数噌噌噌地往上涨

凉山城市快报 2016-06-13 19:42 大字

袁燕

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四好”家庭

“民主村难得这么热闹,今天的坝坝会一点也不枯燥,有其他县市的村民来交流经验,让我们学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产业知识,对我们以后发展产业有一定的帮助。对了,在有奖问答环节我还得到了礼品呢。” 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的袁燕开心地告诉记者。

“我是2012年从金阳移民过来的,刚搬过来的时候小儿子刚好出生,现在他已经4岁多了,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为支持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袁燕一家从金阳搬到了德昌。

走进袁燕的新家,映入眼帘的是舒适干净的居家环境。“从过去到现在,改变最大的应该就是居住条件了。在金阳老家的时候,我们住的都是土墙修的房子,道路状况非常不好,不想出远门,如果要想到西昌去一趟,坐车得花七八个小时,遇到堵路就更恼火了,感觉一次就可以折腾瘦几斤。现在好了,这边的交通环境这么好,去一趟西昌1个小时就到了,路上也不遭罪受。”回忆过去的生活,袁燕说,和现在比起来简直相差太远了。

袁燕家里,两个老人跟着一起生活,加上两个孩子,总共六口人。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袁燕经营着一个养殖场,养了20多头猪和100多只鸡。“别看现在开车进养殖场这么方便,以前小车是很难开进去的,特别是下雨天,道路坑坑洼洼,非常难走。后来政府帮助铺设了水泥路,对于我们这些养殖户来说,真的是太好了。”

空暇时间里,袁燕还做起了小生意,开了一个理疗店和一个足浴店。“老公在金阳上班,养殖场公公婆婆在帮忙打理,开这两个店主要是挣点零花钱,够我和两个孩子花,日子过得还算充裕。我们现在吃的蔬菜大都是自己种的,又不花钱又环保,节约开销的同时还有利于身体健康,一举两得。” 袁燕笑着说,这两个小店就是自己和孩子的“提款机”。

袁燕家不远处便是麻栗镇中心校,一出门就是学校,对于她来说是最满意的事情。“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害怕教育条件跟不上。现在不管是在镇上还是县上,孩子上学都很方便,教育环境和质量都不错。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日子像现在这样,一家人平安、幸福地过下去。”本报记者 唐潇

新闻推荐

违反矫正监管规定撤销缓刑重失自由

本报讯近日,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在德昌县强戒所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对德昌县首例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违反监管规定进行听证,听证后裁定对其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德昌县人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