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智慧眼光 共享非遗盛会
9月1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论坛持续到12日。期间,专家学者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传承非遗文化并让它与时俱进。展会期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也让人大开眼界。
(记者鲍安华许萃)9月11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论坛持续到12日,期间,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时俱进。
本次论坛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设立了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三个议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余位境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梳理、文化遗产及文化认同、社会的现代性、文化多样性、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等多个角度入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之路。
此外,境外专家在论坛中也根据本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与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和教育,乃至于环境、政治和社会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等角度展开交流。与往届不同,参加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的部分专家还将走入百姓当中,举办三场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讲座。
同时,本届论坛还将把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收集整理,并集结成册。该论文集将被作为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的成果永久留存,也将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和参考。据悉,该论文集预计将在2016年整理完成并出版。
思!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生生不息?9月11日、12日,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齐聚成都,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必须依靠人,并且应该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承方式和传统传承人培养的规律上,能够结合现代教育体制,利用现代教育体制当中多种方式开展传承人的培养。
非遗保护核心问题在哪里?
印尼教育文化部分管文化事务副部长顾问高拉·曼卡格里塔迪普拉:当今,非遗的存续在于它的传承,传承是一种保护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非遗传承人和欣赏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一个简单的剪纸艺术就有34种类型,这在之前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所以非遗需要我们参与。而且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想可持续保护下去,每一项遗产背后一定要有教育和研究的支持。
非遗现代化继承的关键是什么?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现代教育决定了文化生态品质,我觉得教育体系本身问题应该深刻反思。多样性传承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我觉得现代教育体系应该释放更多空间,给文化多样性传承的认知和交流提供条件,这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追求。
上海大学副教授金江波:以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往往只是传统技艺传承,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传承则可能被忽视。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要生活创意、生活方式及生产工具转变成为一个新的养成方式,传承人既能传承非遗文化特点的精神内涵,也要创新,思变。
什么才是更加有效的传承方式?
印尼教育文化部分管文化事务副部长顾问高拉·曼卡格里塔迪普拉:我们可以考虑把非遗植入学校的课程当中去,加入本土的特色或者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印尼和中国都有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接受培训的学生非常开心,非常享受学习的过程,他们也能更好地欣赏非遗,甚至在今后他们也会成为非遗的传承人和教师。
北师大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现代培养问题,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方面是一个全面、系统、综合的教育工程,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媒体关注,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将广义传承人群和狭义传承人群培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与社会教育培养广义传承人,以职业教育培养狭义传承人,由此我们才能真正履行国际公约业务,承担传承民族文明重要责任。
看!
这传统也如此时尚
此次非遗博览会期间,看点亮点比比皆是,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凉山傈僳族“树叶”制成的衣服鲜有人知,将非遗元素进行时尚探索的设计让人惊叹。
传统手工技艺展成亮点
打节、打竿儿、拉花、投梭、打纬……国际非遗博览园五洲情会展中心一楼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展厅内,蜀锦传承人贺斌和同事在一台长6米、宽1.5米、高5米的蜀锦大花楼织机上忙碌着。只见一个两斤重的梭子在上下丝线形成的空间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副以川剧脸谱为图形的蜀锦便已现雏形。
惊叹于蜀锦精湛的织造技艺,现场的观众对他们如何在这台“笨重”织机中织出如此繁华精细的蜀锦有了更浓的兴趣。“织机一共有9600根经线和纬线,11520根纤线,而每根丝线只有一毫米。生产蜀锦时不仅需要两人同台操作、默契配合,投梭师手更要非常灵活……”从17岁开始学习蜀锦制作,至今已有30多年的贺斌,对蜀锦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他介绍,一幅蜀锦的完成,要经过设计、定稿、点匠、挑花结木、装机、织造等一系列工序,每一道大工序,又包含有无数道小工序,算下来,就有上百道工序,“如果两个人不休息,一天也只能织8平方厘米的蜀锦,因此要织出一块蜀锦成品,需要耗费数月。”
此次非遗博览会期间,作为凸显“中国制造”的重要展览,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现代设计、现代科技的结合,首次整体呈现了锦绣、瓷器、漆器、雕刻等中国四大传统手工艺。
凉山傈僳族“树叶”也能做成衣
9月10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展馆内,三个傈僳族的妇女围坐一起,从小篮子内不停拿出一种“树叶”,将叶子背面白色状的东西轻轻抽出,再慢慢搓成一条条细细的白色绳子,而在旁边的玻璃展柜上,正展示着一小捆她们手中的白绳,后面墙上则是由此做成的一套衣服。“它看起来像树叶,其实是大山里野生的一种草,我们叫它‘火草\’。”来自四川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的李从会拿起一片叶子,边演示边向现场观众解说,原来,火草背面有一层胶状物,将其搓成火草线后,再与麻线交织在一起,便可织布做衣。
李从会一家三代传承着“火草麻布”织布技艺,但年轻一辈便少有人愿意学习了。李从会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火草麻布这种纯天然的布料,并让这项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非遗的“基因再创造”
色彩鲜艳的时尚手包、小巧精美的镂空台历、优雅气质的个性风衣……不要误以为这是某个卖场上正在售卖的商品,其实,这只是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为理念,经过现代科技的融合加工,打造的时尚元素,它被设计师们称作“基因再创造”。
“我们主要是以传统非遗作为依据,深挖每一个传统文化的可开发度。”中国美术学院一位老师向记者介绍,“虽然目前作品还没有正式形成产品上市,但此次来参展的手包、台历、竹编衣服、灯罩等12位老师的作品,组成‘创意非遗中国\’,今年年初代表中国参加了意大利米兰设计周,并得到认可。”
“基因再创造”的策展人蒋彦婴表示,此次展览是非遗、时尚和生活的探索,利用非遗的元素进行再创造,和生活紧密结合。
“互联网+”放大节会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连传统古老的非遗也玩起了“洋格”,踏入“互联网+”的滚滚浪潮中。
9月12日,《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在肚皮上贴着“非遗公园”的二维码现身国际非遗博览园,来往的游客只需要扫一扫,从此就可在微信端尽情“享用”各种非遗生活美学精品。不仅如此,游客们还可以下载非遗节专属APP“非遗宝”,查看非遗节的活动介绍、展馆信息等,轻松玩转非遗节。
而在五州情会展中心内,一场“互联网+”的主题展览也荣登本届非遗节的亮点宝座,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这里不仅有加入智能芯片监控人体睡眠的荞麦枕头等创新互联网+产品,还有多个运用移动终端进行非遗产品购买和咨询的APP。非遗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把本届非遗节作为探索“互联网+”“文化+”的平台,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更多非遗传承人、产品、项目、企业和商家通过参加非遗节,融入“互联网+”,放大节会效应。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许萃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尹华高近年来,随着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特色农业、现代金融、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德昌县经济转型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今年9月,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德昌县调研时强调,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