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出教育特色

凉山城市新报 2014-12-04 19:07 大字

投资3300多万元修建的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应用与维修班”学生在课堂上。

●由于教育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否也都要去挤“独木桥”?

●有了基本的学养,又具备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如何走向社会?

●“望子成龙”的心态下,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困境怎样去突破?

文/本报记者何万敏王仆

图/本报记者万成龙

站立在案板旁挥刀切菜,19岁的阿木子布显得很有信心。案板是白铁皮做的,干净明亮,上面置放有4个PVC材质做成的“汉白玉”菜板,阿木子布正在切土豆丝。只见他头戴厨师白帽,身着白色厨师上衣,去一个盆子里捞出一个削好皮的土豆,仔细分片切丝。指导老师从另一个盆里抓出一把切好的土豆丝,摊在手掌盯着看过土豆丝粗细均匀,满意地点头。

这一天是11月7日,一个月后,阿木子布会和其他同学一道,代表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去西昌等地参加全州职教学生的技能比赛。

就业班、升学班

都是出路

“在凉山的教育当中比较,甘洛教育只能算中流,”甘洛县教育局长朱德贵实事求是,“去年在全州各项考评中,我们排第七。”2010年上任教育局长前,朱德贵曾在政府办和民政局工作,对甘洛县情并不陌生,经常到农村去,加之自己喜欢读书和文学创作,引发了他对教育的独到见解。

“其实像甘洛县这样的山区要脱贫,农民的素质必须得到改变,因此我真的期望教育能够发生根本改变。”他所说的“根本改变”,是指教育应该由精英教育向普遍教育改变。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朱德贵谈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有普遍教育,才是真正的惠民教育”。在他看来,兴办职业教育,理所当然。

甘洛县职中副校长李成健也有类似体会。“县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既给每个乡镇都下有职中招生任务,并纳入督导组考核,还提出让初中毕业生应读尽读,那么学生除了升入高中就是进入职中。”

目前,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12名,和阿木子布一样,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甘洛农村。学校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共6个中职学历教育专业,和一个“汽车驾驶”培训。

高三学生阿木子布所学正是“中餐烹饪”专业。这个家在甘洛县新市坝一组高山上的孩子,是家中长子,下有两个妹妹和小幺弟,40岁的母亲多病,家境贫困。初中就读职中,中考时差3分没上普高,继续就读职中升学班。

在这里,同一级学生按成绩分升学班和就业班,升学班除学习专业技能外,还强化语数外等课程,以期考入职业大学深造。“班上先有24个人,现在学习坚持不了跟就业班实习去了,剩下15人。”阿木子布属于学习成绩还可以的,“明年再努力一把考大学”。

在家习惯做饭的阿木子布,确实在职中颇有收获。有两个假期,经朋友介绍,他去位于成都春熙路闹市群光广场的“锦泸川菜”,“干墩子,老板说我干得不错”,每次能挣2500元。“上高中以后,零花钱没向家里要过。”

更让人欣慰的是,副校长李成健介绍:“办学中,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很多学生尽管学习成绩较差,但当他拥有了一技之长,就业仍比较好。我们学校的学生送出去就业以后,稳定率、巩固率都高。”从办学至今,毕业生已经在北京、广州和成都等地扎下根来。

办学,老师最重要

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名声响亮,还因为中纪委监察部帮扶甘洛期间,牵线让广东碧桂园集团捐资,使整个校园建设焕然一新。

建成后的校园,占地4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43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900平方米。走进校园,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从建筑风格、外墙砖用色,到楼宇之间的衔接与摆布,总之它不像是一般学校的了无新意,倒更具有都市学校的几分洋气。教学综合楼,与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浴室、食堂、体育场等,整体布局科学合理,优雅别致,让校方在其宣传招贴上,有底气自称为“全州乃至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最为靓丽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显然,硬件设施相当硬。那么,师资力量呢?

李成健2008年9月调来任副校长前,已经在甘洛县民中校长任上多年,谈及办学的关键环节,他直言不讳:“老师最重要,要有一批人,才可能把学校撑得起来。”学校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32人。但棘手的是,“当初办学时,编办和财政给的人头指标只有32个”,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师资只能由学校去招聘。“招聘老师都是大专以上院校,层层筛选而来,专业课老师都是学本专业的。聘用教师享受待遇和正式教师一样,只是没有正式编制。虽然还是留不住,但对教师的管理相当严格。”

曾世剑是2013年5月招聘到校的专业教师之一,他今年24岁,毕业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所学汽修专业,听说甘洛职校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后没选择回德昌县老家,而是到甘洛来参加面试,就被录用了。

“大学同班30多名同学中,大部分人在成都、贵阳等地,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去卖保险”,曾世剑“自己有自己的选择”。当教师一年多下来,他已经感受到学校“领导很关心老师,经常找年轻教师谈话,沟通想法和经验,也探讨管理学生的做法、指点一下。”而当记者问起其收入时,他并没有告诉具体数字,只是说除了基本工资,还有课时津贴、代课费,年终有奖金,“学校待遇可以”。

严格管理教师方面,校方的做法是把教师分为ABCD四个层级,每一层级与待遇分配挂钩。

“刚开始,老师有抵触情绪,主要是压力太大了。”李成健并不回避矛盾,他介绍管理办法是,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考核制度(包括教师考勤、学生评满意度、学生成绩、学校考核小组评价等)来综合评价,实行末位淘汰。

“真有被淘汰的吗?”记者问。

“陆续有6个老师被淘汰。是招聘的就解聘,有编制的就待岗学习。”李成健答。

教师齐心协力,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都容易跟上。

面对困难也不松懈

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确定的近期发展目标是:重管理,求质量,全力推进内涵。

在对教师严苛的同时,校方却在生活条件方面给予体贴。每个聘用的教师都可住进教师宿舍,有一套一和三套一两种规格的,从30平方米至65平方米不等,共72套,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面积最小的一套一30平方米,月租金仅交20元。在学校,教师有单独的食堂,也可以自己在宿舍弄。校领导积极争取,“下一步,想办法逐步解决正式编制。”

教与学的热情,在师生之间互相传递与激励着。“学前教育”高一班的53个学生,面对一面偌大的镜子,正在练习舞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同学上的是实训课,即使下课铃声响过许久,几位同学还沉浸在做出“万能充”小电器的兴奋当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似乎要复杂许多,曾世剑老师带着我们逐一从一楼到四楼看过:整车实训室摆放的两台新捷达车和两台旧捷达车,有的已被拆卸得面目全非,毕竟有两万多个零部件,从电器实训室、发动机实作区到电子积木实训室,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学生们正是要从中熟悉精密的构造、工作的原理、部件的作用;要学会从查看电路和发动机轰鸣声中判断并理清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课堂成为积累。或许,教科书上的文字稍嫌枯燥,一旦面对机器的千变万化,学生却个个表现出渴求知识的兴致。

也不是就没有困难。

中职招生难,几乎是让所有中职学校深感头疼的难题。“最主要的是家长的观念,望子成龙的观念,都希望子女圆大学梦呀!”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罗向东不无感慨,“学校想了很多办法,每年都会提前在初三学生当中去摸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预判到底有多少学生能来读职校,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

不仅如此,罗向东校长也上北京、惠州等地走访,了解学生就业和实习情况。“我去北京天坛附近的一个酒楼,之前也没有打招呼。我看到一个学生,叫她,她一下懵了,连我的名字都喊不出来,只说了一句‘你咋个来了\’,就哭起来。哎呀,那一刻我也不行了,也流下热泪,像孩子的父母亲一样。”那个2010年元宵节,在北京看到自己的学生工作服穿得整齐,标准的普通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县办职教,当然还要面对资金投入大、设备设施更新慢以及与企业对接不直接等不利因素。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并不松懈,却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有力迈进。

新闻推荐

12个天井的童家大房子 讲述清代浙江商人移民凉山的故事

如今的童家大房子虽然破败,却依然能看出曾经的恢宏。院子里的小天井。居住在童家大房子里、年龄最大的90岁老人徐兴碧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说:“这里共有12个天井,以前天井里还养花养鱼。”她18岁便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