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2个天井的童家大房子 讲述清代浙江商人移民凉山的故事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1-07 18:54 大字

如今的童家大房子虽然破败,却依然能看出曾经的恢宏。 院子里的小天井。

居住在童家大房子里、年龄最大的90岁老人徐兴碧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说:“这里共有12个天井,以前天井里还养花养鱼。”她18岁便嫁到这座房子里,如今已在其中生活了72年,她,见证了这座房子的兴衰。

童家大房子房屋虽已破败,依然能见曾经的恢宏。木门板和窗上精雕细刻着戏剧人物和动植物的吉祥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土砖和青砖砌成的风火墙青砖,厚达80厘米以上。

房子是典型四合院民居,不同的是天井众多,四通八达,如迷宫一般。最大的天井,其长约10米,宽约六七米,四周全是条石砌成,条石上有圆形孔,那是这个老宅排水系统之一。井里石板砌得平平整整,呈斜线铺设;最小的天井宽2米多,长约4米,另外的天井大小不一,一般也能达到几十平方米。

眼前的这座民居,如此恢宏精美,让人不禁要问,这座民居的主人是谁?

一座拥有12个天井的民居

去年11月26日,距德昌县城约15公里处,我来到六所乡解放村四组,终于见到了有名的童家大房子。

通往童家大房子的土路边有许多人在修路。当地人说:“这路不能过汽车,今天村里人一起来修路。”修路的人中大多是年纪大的男人,由于近年来这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修路也缺壮劳力。

童家大房子房屋虽破败,依然能见曾经的恢宏:房子是典型四合院民居,不同的是天井众多,四通八达,如迷宫一般。木门板和窗上精雕细刻着戏剧人物和动植物的吉祥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土砖和青砖砌成的风火墙青砖,厚达80厘米以上。

老宅里天井众多,现在能数到的有5个。 我们站在最大的天井里,其长约10米,宽约六七米,四周全是条石砌成,条石上有圆形孔,那是这个老宅的排水系统之一。井里石板砌得平平整整,呈斜线铺设,精致如今天的地板砖。最小的那个天井宽2米多,长约4米,相比起那大天井小巧玲珑。另外的天井大小不一,一般也能达到几十平方米。

居住在童家大房子里年龄最大的90岁老人徐兴碧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说:“这里共有12个天井,以前天井里还养花养鱼。”她18岁便嫁到这座房里生活了72年,见证了这座房子的兴衰。

20多年前,老宅保存完好,可是近年来童家大房子损毁严重,现在保留的只有老宅的一小半。

在两个天井里有条石花台,花台由8根条石搭成,高约一米,占地近3平方米。这种花台无论在德昌还是周边的县市都没有见过,很是独特。

墙壁木板上有许多雕刻,现在能看到最精美的要数一组戏剧人物,每幅2人,每幅的画面都是川剧故事,很有现场感。川剧川酒川菜并称“三大川粹”,在这乡村野地,居然有如此精致的传统戏剧木雕。难能可贵的是其作品匠气少,艺术气息重,看来制作者绝非乡村匠人,其艺术水准极高,在德昌境内当属最精美的木雕作品之一。

看见如此恢宏和精美的民居,让人不禁要问,这座民居的主人是谁? 

浙江移民入川  文化生活交融

要介绍这房子,不得不说我与这房子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有童家大房子的人说我笔名为“童丁”,就是因为我是童家后代。多次走进大院,看见的几乎都是亲人们。

解放前,居住在距大房子不足千米、做着小生意的童帮国,像许多男人一样好鸦片,让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夫妻两人老是吵架。有一次和妻子吵架后他便不管4个儿女,出走他乡后杳无音信。瘦小而裹着小脚的妻子拖着4个年幼的儿女,生活异常艰难。她经常挑着货担到县城进些针线回村子里卖,因难至难以养活儿女,后将幼小的二儿子交给亲人带,二儿子因此跟着将其抚养成人的姨妈姓宋,这个二儿子便是我的父亲。父亲偶尔带着我们这些子女来故乡,时间也短暂,因此我对童大家房子并不熟悉。 

童家大房子隔沟相望,几百米的沟坎上是解放村五组,那坎上有我叔叔和堂弟,也是童家人。看见大房子,回到堂弟家,这天堂弟杀了两只大肥猪,并宴请几十位族人,此习俗叫“吃刨汤”,说白点是农村的年猪转转饭。父亲告诉我:“今天来的都是童家一房人,都是一个老祖先下来的。而沟那边的童家大房子的童家是另一房人。”我才明白了我们和那边童姓的关系。

小的时候,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爹”的发音是“Diā ”。周围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对父亲的称谓五花八门,但我亲人怎么会读音更加怪异?后来得知这支族人来自浙江,这是否是浙江那边带过来的音呢?最近经在浙江朋友提供的丽水地区方言,即吴语方言,发现与我们今天的称呼并不一致:称爷爷是“哑哑”;奶奶是“娘娘”;爸爸是“哒哒”,或“巴巴”,也有称“叔叔”的;妈妈是“嗯妈”;外公是“老公”;外婆是“老婆”。这与童家人的称呼不一样,因此我猜想,吴语也有方言之别,或是族人在与当地其他移民家族发生交融,因此称谓发生了变化。 

曾任村主任的童廷采住在老宅旁,他介绍:“是老祖婆先来德昌,后来才有其他的童姓人迁入。至我这代已十代,至你是第十一代。”

要说在德昌这块土地上居住,便让我想起在德昌这块土地上居住的族群像,他们走马灯似地在我脑海里晃过。德昌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靠石器做工具进行生产劳动。汉代又成为邛人的栖息地,至今有着大石墓等其文化遗存。(紧转A13版)

新闻推荐

幸福宁南 安居乐业

景星乡中心校校长何正山在教学生画画。同学们在少年宫足球训练场训练。2015年1月8日,2013—2014年度凉山日报记者站工作会在昌召开,会后,凉山日报社将组织参会各县市记者分两个组赴宁南县、德昌县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