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创业 “高龄”大学生村官愿扎根
流转350亩山地发展立体农业
□本报记者 钟美兰 吴梦琳
10月10日,普格县东山乡高峰村海拔2300米的高山上,稀稀落落生长着核桃树,高峰村大学生村官杨志埋头挖附子。
“去年跌到2元,采挖后,今年又重新长出来的,一斤4元。”杨志说,这是他打造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流转350亩山地种植核桃,树下种植经济作物,林中搞养殖。
杨志,35岁,德昌县阿月乡阿月村人,5年前,他放弃林场副场长职位,选择当大学生村官,如今是高峰村代理村支书。“当大学生村官,让我有了另一片天地,让我安心扎根在这里。”杨志说。
选择当大学生村官
2001年,杨志毕业后在喜德县冕山镇林场当副场长,月薪800多元,可他头脑灵活,利用在场内学习的技术,自己搞起了育苗基地。“那时正值退耕还林的黄金时期,全州苗木供不应求。”杨志说,工资加创收,一年轻松可挣二十几万元。
2004年,他在德昌流转了2800亩土地种植桉树,桉树三年成林,按当时价格保守计算,一年有560万元的收入。然而,次年德昌遭遇旱灾,仅有500株桉树存活下来,杨志瞬间亏得血本无归,“投入的100多万元,除了自己和父母的,还有28万元的外债。”
2009年,偶然看到大学生村官的招聘启事,其中,政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贴息、担保的政策让他眼前一亮。“那时候我的工资每月1300元,即便不吃不喝,外债也要近二十年才能还完,还是得创业。”杨志说,当大学生村官无疑最适合,一方面每月有170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可自主创业。最终,杨志到普格县东山乡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流转350亩荒山创业
2010年2月,杨志担任高峰村村主任助理半年后,他迎来了第一个大单——普格县某条道路的行道树,需要7万株绿化树,仅这一单,他就净挣20多万元,到2012年底,他已把债务清完,还积累了创业资金25万元。
2012年,杨志看中高峰村荒废了8年的350亩荒山,他以8万元的价格将它流转过来,准备打造立体农业。很快,1.39万株核桃树种了下去。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杨志深刻体会到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带来的诸多不便。去年,杨志引进附子,在核桃树下种了80亩,可是待收获季节,附子价格跌至2元/斤,当时又逢凉山雨季,山路难行,附子运出去每斤还要亏1角。
于是,杨志出资8万元,将羊肠小道扩宽成能通车的大道;去年7月,他又帮村里解决了供电问题;今年6月,村上争取到安全饮水项目。
“帮我们通路、通电,这个大学生村官不错,我们相信他,要跟着他走。”村民阿尔子机说,当杨志动员大家种核桃树时,他把仅剩的4亩地全都种上了核桃树。
在高峰村的路越走越宽
产业的起步,村民的认同,去年年底,杨志被任命为高峰村代理村党支部书记,这让他有了扎根的想法。县农业局想借调他为技术人员,他婉拒了。
今年8月,杨志先后引进山东绵羊4只和200多只乌骨鸡,不断丰富着立体农业。这时,普格县农业局又向他伸出援手,继去年扶持10吨复合肥之外,今年又提供了4.2万元的魔芋种子。“魔芋和核桃产量起来后,我们都可以做精加工。”杨志说,在高峰村的路越走越宽。
据东山乡党委书记乃古好日介绍,东山乡是传统农业乡,乡干部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杨志的探索,无疑为他们打开了思路,“如今,东山乡的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亩,一旦立体农业试验成功,将会在全乡推广。”“可见,大学生村官只要愿意沉下去,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普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吕刚说,杨志三次续聘,成为普格县年龄最大的大学生村官,若他愿意,条件也符合,他可以一直续聘下去,若想进入公务员队伍,根据现有政策,杨志机会很大。
新闻推荐
贴近实战,警员3秒内完成拔枪瞄准射击本报讯(记者阮长安刘宏顺)在3秒钟内完成拔枪、瞄准、射击的连贯动作,这不是国外大片,而是全省公安机关第一批“战训合一”定期训练班学员结业时必须达到的标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