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画家联袂创作《大佛说》讲述乐山大佛的前世今生
刘栋和熊火花(右)正在进行探讨乐山大佛什么样?或许很多人知道,但你见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佛吗?近日,一份来自大佛的礼物——《大佛说——乐山大佛的前世今生》引起市民关注、游客欣喜,因为这套明信片用11张精美的画作还原和重现了乐山大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过程。
《大佛说》让你换个维度看大佛,既是科普,更是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佛说》是如何说尽乐山大佛的前世今生?也听听这套明信片背后的创作故事。
半年时间 中西结合
画出大佛历史与乐山风光
乐山大佛历经沧桑,多少年来,文人墨客曾写下诗篇讴歌它的庄严和雄伟,丹青妙手曾挥毫泼墨描绘它的千姿百态。作为举世闻名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也许人们曾惊叹于它的庄严和磅礴,却不知道它的历史变迁。
为了传承乐山大佛这不朽的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旅游文化公司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用一套手绘明信片——《大佛说》,将乐山弥勒大佛的千年兴衰呈现在大众和游客的面前。
6月10日,《大佛说》在首个世界遗产日隆重亮相,首发一千套纪念版,就得到市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从海通法师发愿造弥勒大像,到章仇兼琼、韦皋捐俸钱佐其费完成开凿,到宋、元、明、清的屡经战火和多次修缮,再到当代的盛世瑞像,《大佛说》用11张画面色调端庄、典雅,制作精美的明信片还原和重现了乐山大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过程。
三江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大佛说》由乐山本土著名画家熊火花、刘栋创作,从构思、绘图、定版到面世历时近半年时间。两位画家通过钢笔画的表现方式,结合了中国画线条与西画的写实手法,完整地重现了大佛建造历史和乐山优美的山水风光。
“我擅长国画,这次主要负责主体线条的部分,刘栋擅长西画,负责丰富画作,我们‘中西合璧\’让大佛的形象更立体,更具静美感,也更经得起推敲。”熊火花告诉记者,创作过程中最难的是,既要画出历史感,更要画得严谨和耐看,前期查资料、考证、研究和构思就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而今,明信片上,大佛佛像庄严祥和,透过每一张作品,你能发现创作者对这片土地最深层的爱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崇拜敬仰和传承。
“我们的创作团队是一群对乐山、乐山大佛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生于此、长于此,没人比我们更懂乐山大佛的美与灵气。”熊火花告诉记者,《大佛说》明信片诞生的背后,不仅聚集着主创团队的辛勤汗水,更凝聚了大家对乐山深厚的爱。
既是科普 更是传承
《大佛说》正式版7月上市
谈到《大佛说》的诞生,熊火花回忆道:“去年12月下旬,乐山大佛景区相关工作人员找到我,希望把大佛的建造历史用手绘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乐山本土人士,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然而,从说到做,这中间存在很多困难。
“当着手找资料才发现,清代以前没有大佛的相关图片,但我考证了唐代各种经典佛像,得出那时大佛应是造像庄严、饱满、祥和、精美的结论。”熊火花说:“晚唐、北宋大像阁这两张参考了博物馆模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等;元代大像阁因战火被毁,构图很动脑筋,佛像面部略加情绪表现,以体现悲怆感;而民国大佛面部被炮火损伤,民间人士重新恢复,面貌已非常接近现在的大佛。”
记者了解到,从深入挖掘乐山大佛历史资料到查阅历朝历代弥勒佛像造像形象,《大佛说》创作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的方案讨论、历史脉络的梳理。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佛形象,根据年代背景,最后采用钢笔手绘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大众展现乐山大佛的更迭演变历程。
“换个维度解读大佛,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海内外游客深入了解大佛的历史,了解乐山的山水文化。”熊火花表示,这套作品既有全景式的大视野展现,也有细腻和以小见大的局部描绘,可谓一套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岁月痕迹的诚意作品。
的确,这套明信片既是科普,更是传承。现在很多人在问,这套《大佛说》明信片何时才能正式和大家见面?记者了解到,该套明信片现在还在最后的修订中,正式版将于7月出版发行,届时,市民游客就可以买到这套十分精美的明信片。
记者 魏玉婷 文/图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甘国江)昨(20)日,三江都市报记者从乐山城区泊水街街道办获悉,昨日凌晨2点过,由街道办、城管、交警、环卫、派出所、工商组成的巡查人员在乐山城区陕西街巡查时,发现两名乱贴野广告...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