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之花在巴蜀大地绽放

四川日报 2015-03-03 11:01 大字

去年19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实惠让百姓可知可见可感可享受——

点位

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心敬老院

2月底的马边,春意渐浓,漫山遍野开满油菜花。

记者驱车到达县中心敬老院时,老人们正吃午饭。“中午有红烧肉、蒜炒菠菜、萝卜汤。”67岁的老人王守华热情地拉着记者说,“味道不错,你尝下不?”

王守华家在民建镇,是“三无”老人。去年,他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动员下入住敬老院,接受免费集中供养。不仅食宿有保障,每月还有100元零用钱。

王守华领着记者参观他的房间,类似宾馆标准两人间,配有衣柜,还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2010年马边对集中供养“三无”对象每月每人补助300元,去年已提高到510元。截至去年底,马边县已集中供养420名“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

去年,四川省提出重点为群众办好19件民生实事,民族地区城乡“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在自愿基础上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便是其中之一。如何吸引、动员这些对象接受集中供养,马边县采取了多项措施。“只要他们愿意来,就一定让他们住好吃好过开心。”马边县民政局救灾福利股股长余祖恒说。

这只是四川省上下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去年,全省免除了4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50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了1万公里公路安全护栏……十项民生工程涉及的122个小项和19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也让党委、政府与百姓的心贴得更紧。

新的一年,解决、改造、提高、免除、全面实现等几个关键词将继续注解四川的民生发展变化。全面实现全省无电村通电、向“三州”30万户农户发放新型小粮仓……项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件件对应省情。民生之花,将继续在不同的“点”上绽放,带给百姓更多的欣喜和实惠。

观点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羚:

去年四川在民生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四川省进一步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向民生型政府转变。扩展教育惠民政策,注重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区域保障。四川的民生工作已从过去的低保型覆盖向发展型促进转变。

今后的民生工作还应在精细化方面多下功夫。同时,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进一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凉山州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阿什老轨:

2014年,全省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具体解决“十九件民生实事”,在民族地区取得了实效,尤其是藏族地区危房改造、彝族地区彝家新寨建设等都让民族地区群众得到的帮扶看得见摸得着。

新一年民族地区民生工作任重道远。我认为着重应把握三方面。一是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二是加大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扶持力度;三是完善民族地区交通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副县长郭红梅:

通江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可以说我对民生发展的感受更为具体和真切。比如“六大扶贫工程”的大力实施,使通江新建巴山新居110户;投资5.6亿元实施各类交通项目106个;减少贫困人口2.3万。

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民生?我认为应该在更宽领域强推民生改善,实现加快发展。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强化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推进精准化扶贫,找到适合不同地区的民生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杜蕾 刘宏顺

新闻推荐

彝乡里“长”出商业头脑和成才梦想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打造“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实施“电力助推扶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本报记者李欣忆8月骄阳似火,高石头村的溪水却冰凉浸人。村民赫勒石古从溪水中发现了商机,引水在下游修游...

马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