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销定产 杨村白姜漂亮“翻身”曾经1元/公斤卖不出去,如今8元/公斤供不应求
龙洞村村民在地里起姜。
每个村组有专门的协会联络人,做好客商与姜农的对接工作。
根据长期合作的经销商历史订购量,制定来年白姜的种植规模。
不再一味追求数量,在有计划种植的前提下,把好质量关。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三年前,受全国供求关系影响,加上本地姜农盲目增产,沐川杨村乡的白姜一度出现滞销;两年前,当地协会有意开始引导姜农,按照市场需求量来种植生姜,杨村白姜价格开始回升,涨到了约5.6元/公斤;今年,杨村乡的白姜再次丰收,价格达到8元/公斤左右,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6000吨白姜已有买家
11月初,记者来到沐川县杨村乡龙洞村。在一片绿油油的坡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不少姜农正在起姜,起好的姜用水冲洗后,再用编织袋装好,堆放在水泥村道边,白里透红的鲜姜格外引人注目。随后,农户们将白姜搬运上货车,向城里进发。
“今年我种了大约25亩白姜,预计总产量24至25吨,早在十几天前就与一个自贡的经销商签了订单,今年生姜俏,按照4元/斤收。2012年,市场行情低迷,最低卖过5角一斤,还没得人要,比起那时候,现在的价格翻了8倍,订购的电话还响个不停。”龙洞村一组的姜农韦金全告诉记者。
11月3日一大早,杨村乡生姜协会会长毕凤才就接到不少客商的电话,了解今年杨村的生姜行情。不一会儿功夫,毕凤才就给3位姜农联系了买主。
“杨村的白姜主要用来做种姜,今年全乡白姜预计产量在6000吨左右,目前近一成白姜已经通过预定落实,最远有来自福建的订单。”杨村乡产业办主任黄安军说。
昔日销路难,今日为何俏?
多年从事种姜经销生意的乐山市井研县王村镇商户陈元兵告诉记者,去年白口姜种收购价在5.4至5.6元/公斤,今年几乎找不到这种价格,近期白姜收购价都在6元/公斤以上,最高可达到8元。
市场价格走高,姜农赚了钱,不过杨村乡党委书记曹礼认为,市场行情起伏不定,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行情上。
“从前年开始,吸取盲目扩种却不解决销路的教训,协会带领成员积极做好客商进村采购的引导工作,在每个村组协会都有专门的联络人,做好客商与姜农的对接工作。去年一年,通过协会对接,全乡没有滞销的生姜,今年预计能够按照预期完成销售。以后还打算分村分点、专人负责种植管理和联络外地客商,通过专人指导,主要保证种姜的品质和销路。”毕凤才说。
毕凤才还提到,明年杨村乡的计划是,在稳定产量的情况下,搞好销售对接。“协会按照订购数量的多少,对客商进行了统计留底,根据今年的销售数量,来预计明年的种植规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生姜滥市。”
毕凤才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统计数据:2012年杨村白姜产量15000吨左右,收购价低到1元/公斤;2013年产量8000吨左右,收购价在5.6元/公斤左右;今年预计产量6000吨,目前卖到7至8元/公斤。
“可见光有量不行,要发挥协会的指导作用,对生姜质量进行监控,保证品质的同时,规范产销环节。”毕凤才说。
新闻推荐
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柑橘产业基地井研县集益乡雨台村综合体井研县土地流转成规模化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促升级——农业农村是基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两化互动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井研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井研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