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溪河畔话张宅

乐山日报 2019-12-01 06:37 大字

全木结构尽显古朴之韵全木结构尽显古朴之韵院中小景方砖青瓦雕花木窗■温吉言王建文/图

五通桥是闻名遐迩的川西南水乡,境内茫溪河、涌斯江环绕,堤岸上古榕参天,绿荫如盖,各式古民居鳞次栉比,交错叠映,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素有“小西湖”之称。

工农街原名宝庆街,因濒临茫溪河,码头、盐仓、商号、会馆、宗庙不少,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的古民居也较多,是五通桥古镇极有特色的一条街。工农街上至黄桷井,下至新桥,有两处古民居保存完好:一处是观音岩段的吴宅,一处是柑子坡的张宅。可惜在前些年的改造中,吴宅原貌已毁,仅存张宅了。

柑子坡上的宜居之地

工农街459号的张宅,位于茫溪河畔柑子坡上。原大门坐北朝南,正对街沿石阶下的水码头,为张氏火神庙盐公仓。侧门坐西向东,门前及院墙四周为山林与果园,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呈正方形单天井四合院,面宽与纵深均为30米,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墙。门厅、前堂、耳房、左右厢房、正厅堂、神龛房、后厢房等单体建筑围合,中间为约80平方米的天井。除院墙外,门、壁、廊、柱,全部为穿斗式木结构,圆刻镂雕装饰。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明亮,庭院小巧别致,是典型的川南民居建筑。

张宅大门两侧,是青石垒成的“八字形”宽阔面墙,宅门高约6米,门前是高约4米的棍状木栅栏。木栅栏上采用柁墩雕花抬梁支撑檐口,新颖别致,彰显府第的高深威严。门厅上端的壁罩,厢房、堂屋的门楣、窗棂,均采用双面镂雕、花雕装饰,做工精细,典雅华美。廊庑之间采用立柱驼峰斗拱,间以梁楣雕支撑,显得高大雄伟,且结实抗震。特别是院中宽大的青石板天井,砌有假山花坛,四角为黄桷兰、忍冬藤、蒲芭叶,绿意盎然,明亮幽静,是宜居之地。

张宅故事

张宅系何人何时所建?据现住在张宅的张氏后人说,因年代久远,祖上之事已模糊,只知自家的老爷与张仲铭(人称“张二旅长”)是兄弟,后辈称他为“二老爷”。听说张家是从五通桥金粟双漩坝过来的,由此推测,此房为张富安所建。

张仲铭兄妹6人,其兄张富安从小离家外出谋生,曾帮过五通桥大户盐商,因勤恳且头脑机灵,深得盐商赏识,后小有积蓄。据1943年《犍为县县政概况》载:张富安于清末在五通镇黄桷井(现工农街)成立“双全灶”商号,贸易种类“盐”,资本21000元。因此,该宅应是他在此时修建的寓所。另据史料载,张富安先任刘文辉24军8师独立旅旅长,后任24军财经统筹处处长。刘文辉败退雅安后,他即从新津脱逃去北京作了“寓公”。在此期间,他患上了“砍头疮”,忝请京城萧龙友、施今默、孔伯华、哈锐川四大名医,以及协和医院著名西医,精心会诊医治,均束手无方。后来,他全颈溃烂,浓毒攻心而终。他临终前嘱托,死后务必将灵柩运回犍为磨子场埋葬,免得贻人口实,“说我张富安死在外面,回不了家。”

时光荏冉,斯人已去,唯有这古朴典雅的老宅和门前流淌的茫溪河,见证着悠悠岁月。

新闻推荐

兴隆里的前世今生

兴隆里小巷五通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兴隆里旧居五通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兴隆里村新貌图据五通桥区人民政府网...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