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关怀古
在岷江东岸嘉州长卷·嘉定坊南端,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关楼,赭红的基座,高矗的城楼,卷拱的关门,严整的石级,古朴而庄重,望去令人肃然起敬。正中门洞上的“嘉庆关”三字,给这座雄关做了明确无误的注释,也为那场宋末抗元战争提供了实证。
古嘉州乐山的战略地位,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到唐帝国时,已是“西抗吐蕃,南抚蛮僚”的前哨阵地,也是朝廷运送兵员的必经之地。到了两宋时期,嘉州古城日臻完善。南宋时岷江东岸凌云、龟城山一带,为战略防御的天然屏障。而连接凌云九峰的东山,是拜大佛的必经之路,有“凌云第一重”之称。它俯瞰岷江,屏列江上,平正壁立,如张榜然,故又名榜山。嘉庆关就屹立在两山之间,关楼高矗,防备森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嘉庆关还和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宁宗赵扩有关。宋宁宗赵扩当皇帝前曾封为嘉王,其封地涵盖今乐山大部分地区,因此他对嘉州很有感情。赵扩登上皇位之初的庆元元年(1195),即升嘉州为嘉定府;开禧元年(1205)10月,再升嘉定府为嘉庆军,并在此处建立关隘,并用军名作关名,曰嘉庆关。此前此后还修建了关子门、嘉禾关、临江关、红岩关等各要隘,可谓戒备森严,对金兵可能的进犯严阵以待。但那时的嘉庆关具体是个什么形制,没有文字记载。不过可以猜想,由于其左有东山,右为凌云山,扼守城东咽喉,战略位置重要,加上宋皇帝要彰显文治武功,嘉庆关一定修建得高大崔巍,雄冠于众关隘之上。遥想当年,关楼高矗,旌旗猎猎,金戈铁马,鼓角相闻,该是何等境况。
可金军没有来到嘉庆关,却招来了蒙古军的铁蹄。元军和宋军在这里展开了长达四十年的拉锯之战。
其时,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采取“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战略方针,发动群众依山筑城。他在“重庆为保蜀之根本,嘉定(今乐山)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避吴之根本”思想的指导下,从淳祐三年至十一年(1243-1251年)的九年时间里,先后加固和新筑了重庆合江钓鱼城、泸州神臂城等军事城堡数十座,嘉定城被列入重点防御之列。当时奉命筑城的宋军嘉定守将为昝万寿,他带领嘉定军民日夜筑城不止,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嘉定城对岸的连绵群山间,筑起了一座城外之城,组成以嘉庆关为枢纽、以三龟九顶城为堡垒的坚固防御体系。
1247年,余玠筑紫云城(在今犍为县孝姑镇紫云山),开始加强对岷江水道的控制。1251年南宋王朝任命俞兴为成都安抚副使、嘉定府知府。次年,蒙军总帅汪得臣率军从成都南下,大举进攻嘉定。宋军凭借关内的防御工事坚守,元蒙军队拿他们也毫无办法,两军相持50余日。1252年10月,宋将余玠、俞兴等把握战机,调全蜀精锐进行“嘉定会战”,依托嘉庆诸关隘和三龟九顶城,采取“开关夜战”之策,大败蒙军,取得“嘉定大捷”。
但历史的进程似乎早有定论,一关一城毕竟难挽大厦之将倾。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完成了对南宋小王朝的包围后,便腾出手来集中兵力,围困南宋嘉定守军。嘉庆关首先被志在必夺的元军攻破,无力飘动的南宋旌旗,颓然跌落在关楼下的尘埃之中。三龟九顶城被四面围困,南宋王朝此时自顾不暇,守将昝万寿奋力征战苦苦支撑,他在个人名节与百姓安危之间权衡再三,在得到嘉定城免遭屠戮的保证之后,痛苦地交出了府城和“三龟九顶城”。以嘉庆关和“三山连城”为主体的防御工程,修建耗费人力、财力之巨大,把守御敌之旷日持久,实属罕见。虽然结局令人唏嘘,但昝万寿勇于牺牲自我名节、甘于保全嘉定百姓的赤子情怀,足以和嘉庆关一道,永垂青史。
当然,现在所见的嘉庆关,已经不是原来的关隘,那座抗击元蒙入侵的巍巍雄关,早已消失于历史的烽烟之中。如今的嘉庆关仅仅是一种历史符号,让我们铭记和凭吊。据说在岷江东岸嘉庆关旧址旁,在曾经的三龟九顶城上,尚可找到断断续续上千米城墙,以及五座抗元炮台遗迹。只是断壁残垣、斜阳残照、荒草萋萋,令人不胜感慨。
新闻推荐
■张建红霜降,窗外的白果树叶又黄了一圈,临近冬天了。天早早地暗了下来,细雨纷飞,此时正是品茗听雨的好时节。将凌乱的书...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