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技能,返乡创业,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并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刘仁辉: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

乐山日报 2019-09-11 07:31 大字

刘仁辉在葡萄园进行田间管理■罗健武文/图

曾经,他是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如今,他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自2011年回乡创业以来,刘仁辉积极发展葡萄种植,并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立志创业改变家乡

刘仁辉是犍为县公平乡仁义村人,2011年以前,一直在成都务工。看到当地村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日子越过越红火时,他想到了自己仍然处在贫困中的家乡。由于荒山多、土地利用率低,仁义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该村一度成为公平乡经济发展最落后的村。

“我要回乡创业,改变家乡面貌。”一个念头涌上刘仁辉的心头。于是,他利用自己务工的便利条件,积极学习葡萄、核桃、李子等果树种植技术,并到周边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虚心请教。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学习之后,刘仁辉怀揣技能,满腔热血回到了仁义村。

勤学苦干试种葡萄

仁义村吴家坝没有种植葡萄的历史。

为了详细核实土质是否适合种植葡萄,刘仁辉与县农业部门联系后,将吴家坝方圆3公里的土壤采样,同时将吴家坝的日照、雨量、海拔、气候等方面情况向相关技术人员汇报。在得到回复后,他正式开始试种葡萄。

创业之初,面对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刘仁辉发挥田坎“土专家”精神,坚持从实践中探索,从田间地头一次次的试验中获取答案。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掌握了葡萄种植全周期管理技术,进一步坚定了规模化发展葡萄的信心和勇气。

示范引领共同致富

受制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村民不愿意种植葡萄。不过,当看到刘仁辉试点种植30亩葡萄尝到甜头后,大家看到了希望,表示也要发展葡萄种植。

面对大家的种植热情,刘仁辉随即将栽培技术、种植经验和管理方法无偿地传授给大家。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刘仁辉挨家挨户到地里现场教学,从育苗、栽植、施肥,直至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手把手地教。

在村民们的努力下,第一年仅一个村民小组就发展了400亩;葡萄挂果的第一年,实现年产值200万元。

看到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越来越高,刘仁辉趁热打铁,在推广葡萄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适度发展茶叶、核桃、李子等特色产业。截至2018年底,在刘仁辉的努力带动下,仁义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全村累计种植葡萄近1000亩,发展茶叶120亩、核桃200亩、李子50亩,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吴家坝葡萄”品牌。全村仅葡萄产业一项,就实现年产值900万元,仁义村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乡特色经济发展示范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刘仁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精神,践行着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初心,获得了党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2015年和2018年,刘仁辉先后被犍为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刘仁辉信心满满,表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葡萄产业,实现先富带动后富,让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新闻推荐

【口述】我做基层教师这30年:工资翻了近100倍

记者|黎文婕实习记者李萱编辑|何雾2019年9月10日,是全国第35个教师节。48岁的教师陈荣结对此并不陌生,自1990年成为一名乡...

犍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犍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