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葬于犍为的外地名人

三江都市报 2017-03-30 10:26 大字
罗家祥

“青山有幸埋忠骨”。自古以来,名人就是一种稀缺资源,特别是名人的墓葬,大者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十三陵、中山陵等,以及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昌海昏侯大墓,小的如西湖岳飞墓、苏小小墓。这些名人之墓,不仅可以供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而且往往是一地的风景名胜,是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狐死首丘”。根据古人的观察,狐狸死的地方,都是其最初出生的地方。所以按照中国的传统,在外的人,一般再远都要魂归故里。当地人归西后葬于故乡乃是理所当然,但对于外地人而言,当一个地方所葬的外地人越多,越说明这个地方的风水极佳。

嘉州山水,自古有名,“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这句话就是葬于犍为县的邵博说的。我们可以细数一下埋葬于犍为这块风水宝地的名人。

1、邵伯温。邵伯温(公元1057年—1134年),字子文,二宋之交的洛阳人,著名易理学家邵雍之子,与著名的二程、司马光是世交。在他年轻时,邵雍去世,临死才知道北方因金兵入寇将乱,就叫邵伯温带着一家全部入蜀。邵伯温在四川一带任职,先后担任提点成都路刑狱、利路转运副使等,后奉祠,提举太平观,居住犍为县而卒,《宋史》有传。他在犍为县期间,留下了“安乐窝”等名胜,他在此除了整理父亲邵雍的著作外,还编撰了笔记小说《邵氏闻见录》等有名的作品,是记录“王安石变法”时期政治形势的重要史料。今天,其墓仍然在犍为县城南大山坡的的红花冲,称为“夫子坟”,根据民国《犍为县志》载,还有其子邵博的墓在一起,并有邵伯温妹妹邵花生和进士朱虚的夫妇合墓,因此这里成了一个家族墓园,墓地占地约3亩。据说,因为这里风水极好,居高望远,龙盘虎踞,最初的墓地属于姓魏的,邵家知道后辈必定兴旺发达,于是用计得到了这块墓地,它就在岷江旁边不远,坐东向西。

到了清朝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其后代邵墩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来寻先祖坟墓,并定居犍为,期间吟诗作赋不少,留于县志。

2、邵溥(?—公元1148年)。邵伯温有三子:邵溥、邵博和邵傅,其中官最大的是长子邵溥,字泽民,曾经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当过户部侍郎。“靖康之耻”时随二帝沦陷;伪楚时,一度当上户部尚书。他心在宋室,当金人索要“玉牒”(宗室名单)时,他冒着生命危险骗说为乱兵所焚,救了许多宗室。金人又索“大宋皇帝之宝”,他又骗以已经随葬,玉玺乃得保全。他后来返宋,降官,后来免官,隐居犍为。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任川陕宣抚副使置司、绵州一应军期钱粮事,与抗金名将吴玠共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知眉州。后因病奉祠,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夏四月辛丑,以徽猷阁待制卒于犍为县。

邵溥的夫人姓贾,有个姐姐嫁给渭南的王景道,王氏是渭南大姓,多田畴,第宅甲于城中,园亭压在渭水上。二人后来因金兵为乱,投奔在犍为县清水溪的邵溥,当王景道夫人一路颠沛流离到了清水溪时,不禁大松一口气:“吾于此归老矣!”此处风景秀丽,又免去了兵荒马乱,因而王景道夫人的语言发自肺腑。贾姐去世时葬于清水溪罗门滩南岸之山,邵溥立了一个墓志铭:“家秦川,葬南犍。其万年,安弗迁。”后来藏于地下,到清代重新发现,记入县志。

邵溥的后代,非常有名,就是香港一代爱国大亨邵逸夫先生,1907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他家的族谱里列的始祖就是邵溥,这是得到邵逸夫先生亲笔题名认可的。他所建立的香港邵逸夫基金会,已经为大陆的学校、医院捐款数十亿元,而且目前还在不停地继续中,许多学子和医院都曾沐其爱心。或许,这就是“夫子坟”好风水带来的福报?

3、邵博(?—公元1158年)。邵伯温次子,字公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十月,因为中兴名臣赵鼎(邵伯温的学生)推荐,宋高宗因其能文,赐同进士出身。次年三月,除秘书监校书郎,五月,出知果州。后来,以左朝散大夫知眉州,遭到诬告于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罢任。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四月,又降授左朝散郎,同年卒于犍为县西山。他的作品有《西山集》,与父墓相依偎。邵博曾经在《清音亭记》里浓墨重彩地写下“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名言,这种“舍我其谁”的豪迈语气令历代乐山人扬眉吐气,是最美山水的最佳广告语,几乎每一篇宣传文章必用,成了乐山人的“口头禅”,因而乐山人也没有忘记他的功绩,明朝的知州汪俭建了个“寓公庙”,位于嘉定州城西的西湖,其中供奉有李白、苏东坡和邵博等八人。(上)

新闻推荐

总投资752亿元成宜高速等19个交通项目集中开工动员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侯云春魏冰倩蒋培路)四川交通建设再掀新热潮!昨日上午,2017年一季度全省交通重点项目暨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集中开工动员会分别在乐山市犍为县(主会场)和宜宾市...

犍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犍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