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 夹江节能陶瓷北上“交卷”
本报讯 (记者 刘若辰)“新研发的碳纤维地暖砖,比地暖空调更实惠节能。”5月7日,西部“瓷都”四川夹江陶瓷区域品牌推介会在京召开,专门针对北方市场研发的新产品引起关注。
会上,夹江县与大唐电信等六家企业达成总投资36亿元的六个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并同北京地区的建筑装饰企业、建筑陶瓷经销商达成60亿元的建筑陶瓷贸易框架协议。
数字背后,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碰撞。
展厅内,夹江一企业研发的碳纤维地暖砖引发经销商关注。这款外观跟普通产品一样的地砖,能够通过电缆发热,实现保温。据测算,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使用这种地砖,24小时耗电量为3千瓦时-5千瓦时。“房屋安装地暖需要铺设高度9厘米-11厘米,而这款地砖只需要5.5厘米-8厘米。”工作人员介绍。“市场需要催生新产品。”前来参观的销售商表示,2015年是国内陶瓷行业转型之年,各大产区都频繁传出陶瓷企业倒闭的消息,其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以及对企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陶瓷行业的格局也在发生转变。
“夹江产区产品很好,但在国内知名度不够高,应积极推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缪斌认为,北京城市建设体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机遇值得把握,企业应从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入手,打造产品。
目前,夹江县共有陶瓷企业78家,陶瓷生产线148条,年生产能力8亿平方米,占省内的77%,全国的7%。产品除占据西南、西北八省区以外,部分产品还销往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陶瓷产业已成为夹江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
近年来,夹江县已建成夹江经济开发区、乐山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把产业发展向园区聚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夹江陶瓷产业无中生有,经历了“五个转”的发展阶段:“小转大”,即从小敲小打向大规模生产转变;“内转外”,全面开放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的大格局转变;“大转强”,打造竞争力强的中国西部瓷都;“低转高”,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散转聚”,推动陶瓷企业加快向园区集聚、产业集约,被经济学家吴敬琏称之为“夹江现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林辉林海罗萍)自6月20日开始,夹江县公安局全面推进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后,夹江警方接获群众举报线索13条,以此收缴火药枪2支,通过民警走访查获火药枪4支、射钉枪2支,通过纠纷调解发现...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