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为官兵义务理发30年

四川日报 2015-12-17 08:55 大字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夹江有个铁打的黎同云——

□本报记者 陈君

12月3日,夹江县漹城镇下着小雨。在一条老巷子里,记者见到了快66岁的黎同云。10平方米的理发店挂满了各种锦旗和奖状,黎同云正麻利地给一名老顾客剪着头发。

黎同云是夹江县城的老手艺人。自1985年开始为部队官兵、军烈属、退伍军人等义务理发后,30年间,他义务理发超过5万人次,至今仍未停歇。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在他这儿剪了40年头了。”70岁的老顾客张志云主动和记者聊起黎同云,“他给部队官兵义务理发,我是亲眼见证了的,太不简单了。”张志云说,他家就住在县城某部队旁边,1985年的建军节,他看到黎同云第一次走进部队大门为官兵理发。30年来,该部队经历了从高炮营、汽车营到工兵营的三次变换,而不变的是,逢年过节、周末都能看到黎同云为官兵理发的身影。“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夹江还有个铁打的黎同云。”

记者注意到,在小店的一角,贴着一张写有“免费开水”的纸张,下面放着几个暖水瓶和烧水壶,不时有街坊邻居前来倒水喝。当记者问起黎同云给部队官兵义务理发的事儿,前来接热水的王世安嗓门一下子高了不少,“这个事儿全夹江人都晓得,除了部队官兵,他还上门给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理发,都不收钱。”王世安还说,在夹江县城,只要提起黎同云,大家都会给你指路。“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黎师傅做到了。”张志云说。

官兵们的亲密“战友”

在理发店的一角,记者见到一个年代感十足、缝满补丁的帆布挎包,上面写着“雷锋包,为人民服务,1969年6月”。“这是我的工作包,从1969年至今没有换过。”黎同云说,“哪个部队需要理发,一个电话,我背起包包立马就能出发。”“我从小最崇拜的就是雷锋。”黎同云说,受雷锋精神影响,他想到为部队官兵义务理发。从1985年“学雷锋日”开始,他背起最爱的“雷锋包”走进军营,为官兵义务理发。30年来,黎同云用坏的理发剪刀就有20余把。“上个月15号,我给县武警中队的64名新兵理了发。”黎同云翻出工作备忘录和“工作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记录自己当日为新兵理发的文字里,黎同云把这句话写在最前面。像这样的本子,黎同云还有不少,记录着他每年年初的计划、每次出行后的总结、心得。多年下来,笔记本堆了厚厚的一摞。“你看这个小伙子,现在都是教导大队的教导员了,上个月给新兵理发时,他还给我敬了礼。”在一张背面写着“1996年建军节”的照片上,黎同云背着背包,正和两名武警小伙子走在路上。其中一个小伙子,便是如今的乐山市武警教导大队教导员高健。“那时我刚调到夹江工作,那个建军节是黎师傅第一次给我理发。”电话中,高健告诉记者,“这20年我的驻地换了几次,但黎师傅理发这事儿从没有间断过。”他回忆说,几年前,一位武警战士头部因公致伤,动手术前要理发。黎同云深夜冒着寒风赶到医院。为了减轻受伤战士的痛苦,黎同云跪在地上,一手托头,一手拿剪子理发,污血弄了他一身。“他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

新闻推荐

最美警察有多美

四川省首届10大最美人民警察从全省9万余民警中脱颖而出□张庭铭本报记者刘宏顺图片由省公安厅供图与穷凶极恶的毒贩生死相搏,在日复一日的执勤中,练就一双灵敏的眼睛……他们,在和平时期从事最危险...

夹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夹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