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峨眉山
□ 王平玉 黄金国 文/图
峨眉山不愧为“震旦第一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无论你是四川人还是外地人,都怀着一颗虔敬之心,礼拜峨眉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神圣的仪式。守望峨眉山,可从远、中、近三个不同的角度观赏,远中近三看之分各有神奇之处;守望峨眉山,在此可观赏旧景与新景,旧景有“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等,新景则有“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等;守望峨眉山,四时风景殊异:花海之春,清凉之夏,如洗之秋,冰雪之冬。
峨眉山的一些景观,只有在夏天才能深切地体验其中三昧,如清音阁、洪椿坪、九老洞、洗象池一线的清幽与神奇;在峨眉山体验清凉之夏,山色青翠,满眼绿色,一缕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树丛,仿佛也成了绿色的了。小路、溪流、空气,都呈现出淡淡的绿,甚至那鸟鸣也是绿色的。夏天的峨眉山恰似一幅青翠欲滴的山水画卷,处处弥漫着蓬勃的生命气息,使尘世中的烦忧连同恼人的暑气一下子烟消云散。
仲夏之夜,皓月当空,天地间一片银白,空灵、恬淡、静谧。缕缕月光,比平时不知要皎洁多少倍!“峨眉山下月,千里若为看。”朦胧的夜色中,月光撒满远山,凉风弥漫四周。脚步所到之处,溪流低吟,夜鸟惊啼。可以说,峨眉山是仲夏赏月的最佳去处。在盛夏之夜,当清月相随,月华相伴,每一个俗务缠身的人都会歇下来静听自己灵魂的低唱。
在峨眉山之巅金顶回望,峨眉山磅礴的气势、宽阔的胸怀跃然而出,“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
峨眉山圣水禅院
旧景与新景
峨眉山浓缩了千百万年来自然的精华,更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在美丽富庶的川西平原上,峨眉山平畴突起,横空出世,拔地三千米,傲视群峰,气势磅礴,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早在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便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著称于世,对于这样一座集优美自然风光与神奇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天下名山”,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去朝拜呢?
峨眉山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早在清代,诗人谭钟岳就为我们将峨眉山的美景作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梳理,概括为十景,即:“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等。今天我们礼拜峨眉山,其实依然可以按诗人谭钟岳的指点,一景一景去欣赏,一景一景去玩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的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等,令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从自然方面讲,峨眉山从低山到高山,可以寻觅到地球地质演变的九个主要历程,植被在生命规律的引导下有序地分为四个自然带,加之可爱的动物小精灵们嬉戏跳跃于山水之间,构成了一幅绝美而奇妙的自然画卷。对于如何欣赏这幅美轮美奂的天然画卷,今天的生态学家和美学家们作了这样的梳理:
形态美——凡到过峨眉山的游人都知道,峨眉主峰,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气势雄伟壮观。远观峨眉山脉,绵延数百里,其轮廓修长柔美,状若“峨眉”。中低山一带,峰峦叠翠,风貌千姿百态。倘若云遮雾绕,更显妍丽多娇。山中植被丰茂,林海郁郁葱葱,处处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动态美——不仅如此,峨眉山的美还是变幻的美,流动的美。当你置身仙境般的峨眉山,看那云海忽而翻腾疾驰,忽而飘逸舒卷;旭日冉冉东升,佛光时隐时现,圣灯飘浮升沉,山岚烟云在沟壑林间飘逸,瀑布飞泻,溪流潺潺;鸟儿在蓝天上自由地翱翔,灵猴在林间小道与游人嬉戏,整个峨眉山显得那么飘逸、神奇、仪态万千。
色彩美——整个峨眉山有如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四时美景,各展风采。春天,那满山遍野的杜鹊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夏天更是草木繁茂,苍翠欲滴;秋天霜叶似火,五彩缤纷;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纯真的童话世界。每当晨曦晚霞,或万山红遍,或群峰披金。那金顶上的祥光更加七彩缤纷,虚幻迷离,令人魂牵梦绕。
听觉美——峨眉山处处回旋着大自然悦耳的旋律,给俗世中身心困顿的人们以“鸟鸣山更幽”的美学意境。春天,百鸟的歌唱,夏夜,蝉、蛙的鸣叫;山中的猿啼,山泉的流淌;林海松涛的吹拂,山谷余音的回响;伴以山中古寺的梵音诵唱, 晨钟暮鼓,交织成一篇篇扣人心扉的乐章。
意境美——峨眉山的自然之美与浓郁的宗教文化浑然融合,使它在神奇虚幻中更展露出无限的诗情画意。置身金顶极目远眺,云海茫茫,峰峦隐约,瓦屋山似漂浮在云霞之中的仙山琼阁,贡嘎山的雪峰在旭日的映照下愈加璀璨夺目……那洗象池前高悬于冷杉林梢之上的皓月;那万年寺静夜里如琴如瑟的蛙声;那空山鸟语,那幽谷花香……峨眉山的形影声光交织成一幅能调动我们整个身心的如诗画卷,置身其间,让人顿感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澄澈如水。
高人指点 观赏峨眉
幸有长期礼拜峨眉山并深得个中三昧的高人,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守望峨眉山更加妙趣横生的角度,那就是从远、中、近三个不同的角度观赏峨眉山,据说远中近三看之分,各有神奇之处。
远看峨眉山:这个观赏的角度非常大胆,非常富有想象力。峨眉以东数十里以外,从乐山、夹江或更远处的成乐高速路上遥望,“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水经注》)、“山如修眉横羽”。“蛾眉”乃是古时美丽女子的代称,此处形容两山相望对峙如同美女的眉毛。此时所见的峨眉山,峰峦起伏,延绵数百里,轮廓修长柔美,状若娥眉,正如《诗经·卫风》所言:“螓首蛾眉,万笑倩兮。”
中看峨眉山:此种观赏状态适合在山下五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天下名山”牌坊前数公里处,乃是最适合观山景的地方。每当天朗气清,尤其是宿雨新晴,西望峨眉,可以看见各个山峰,特别是那神圣的金顶,如翠屏横亘于半天。对此,古人赞叹道:“峨眉三峰,偏临殿阙,叠叠青翠,森森屏列,袅袅烟云,层层相隔。”近代职业教育先驱者黄培炎观赏峨眉山也颇有心得,他写道:“峨眉如画碧云端,雨后晴初更好看。”而唐代的慧通禅师在此观峨眉山则谓其形如“火”,暗合佛门“四大集聚”之意。这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近看峨眉山:峨眉山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走近峨眉山,慢慢品味,细细观赏、感受,“只想身在此山中,一睹峨眉真面目”。尤其是置身于峨眉山之巅金顶回望,峨眉山磅礴的气势、宽阔的胸怀跃然而出,“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峨眉山的极致之美更是尽情演绎。
在传统的礼拜峨眉山的旅程中也有直奔峨眉山六大奇观而去的。六大奇观,即:金佛,金殿,佛光,圣灯,云海,日出。那金顶的十方普贤金佛;那全国最大的金殿——华藏寺中铜面鎏金屋顶的金殿;那七彩纷呈、清晰可辨、变幻奇特、出人意外的神秘的佛光;那金顶无月的黑夜,时聚时散,飘忽不定,“万盏明灯朝普贤”的圣灯;那因了峨眉山七十二峰,峰高云低,云腾雾绕,翻卷腾涌如海潮,其性柔软如“兜罗绵”,令峨眉诸峰宛如“蓬莱仙岛”一般的云海;那天地一色中,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彩云之下,空旷的紫蓝色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朝阳喷薄而出……这一切无不令每一位虔诚的旅人、香客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这也是千百年来峨眉山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的秘密所在。
春夏秋冬 四季盛宴
亲近峨眉山,礼拜大自然,可在其中寻找回失去的自我。在钟林毓秀的峨眉山,举头是阳光,俯首见清泉,抬眼是莽莽林海,耳畔是蛙声鸟鸣,满腔清新的空气,真令人心向往之。为这样的旅人,峨眉山精心准备了一道“四季盛宴”,任你春夏秋冬,都会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一道盛宴:花海之春。每年春末夏初,峨眉山一夜之间便成了杜鹃花的世界。在数十公里的山道上,那一坡坡,一片片,簇拥枝头、高低远近、仪态万方、惹人喜爱的杜鹃花次第开放,染红了峨眉仙山。杜鹃花,峨眉山佛家又称为“桫椤花”,这是因为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缘故。据《阿含经》记载:释迦牟尼早期成佛的毗舍婆就是在这种桫椤花下悟道成佛的。
杜鹃花在峨眉山有三十种。不仅品种繁多,且珍稀名贵。那身材苗条、袅袅婷婷、鹤立在群芳之中,素有“杜鹃皇后”之称的“美容杜鹃”;那花瓣洁白如玉的天腺杜鹃;那清丽含娇、恬静高雅的花冠黄色或淡黄色的黄花杜鹃;那高悬于树干或峭壁上,似空中花篮、云中盆景,蔷薇色、小而艳的树生杜鹃;那沁人心脾、散发着奇异清香,鹅黄色的问客杜鹃……
此外,还有两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峨眉山杜鹃,即1887年德国传教士费伯首次发现的疏叶杜鹃,又称汉士杜鹃;1899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发现的波叶杜鹃,又称赫斯黎杜鹃。这两种杜鹃,花瓣均为白色,花期长达半年,生长在海拔1000-1600米的洪椿坪至息心所一带的茂林之中。峨眉山既有低海拔常见的映山红和栽培品种白花杜鹃,又有高海拔的各种杜鹃,尤其是位于雷洞坪一带海拔2300—2600米,面积约70公顷的桫椤坪杜鹃花保护区内,分布着十二种杜鹃,均为中国特产。到峨眉山观赏杜鹃每年4-6月为最佳季节,那满山遍野淡黄、紫色、雪白、粉红、玫瑰红的杜鹃花,从山顶直泻而下,蔚为壮观。徜徉花海,让人身心爽朗,顿感超然于尘世之外。
第二道盛宴:清凉之夏。峨眉山的一些景观,只有在夏天才能深切地体验其中三昧,如清音阁、洪椿坪、九老洞、洗象池一线的清幽与神奇。对于如何体验,专家们同样也有提示,那就是沿着当年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峨眉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线路,一步一景,入山探幽。
自山下开始,峨眉山便向酷暑难耐的旅人张开了它绿色的怀抱,山色青翠,满眼绿色,一缕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树丛,仿佛也成了绿色的了。因了那珍贵的绿色,小路、溪流、空气,都呈现出淡淡的绿,甚至那鸟鸣也是绿色的。夏天的峨眉山恰似一幅青翠欲滴的山水画卷,处处弥漫着蓬勃的生命气息,使尘世中的烦忧连同恼人的暑气一下子烟消云散。
仲夏之夜,皓月当空,天地间一片银白,空灵、恬淡、静谧。缕缕月光,比平时不知要皎洁多少倍!“峨眉山下月,千里若为看。”朦胧的夜色中,月光撒满远山,凉风弥漫四周。脚步所到之处,溪流低吟,夜鸟惊啼。可以说,峨眉山是仲夏赏月的最佳去处。在盛夏之夜,当清月相随,月华相伴,每一个俗务缠身的人都会歇下来静听自己灵魂的低唱。
第三道盛宴:如洗之秋。过了山花烂漫的春天与满山流翠的夏天,便到了峨眉山最优雅清新的季节——秋天。“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这首意境空灵的《峨眉山月歌》向我们昭示了,峨眉山的秋天同样值得游人品赏,同样令人回味无穷。秋日清晨,天高云淡风轻,当你走向峨眉山,亲近大自然,便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至高至妙的境界——天人合一。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东坡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向我们昭示了秋天的妙处。峨眉山的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火红灿烂的枫叶,浓艳华丽的黄栌,葱郁的桢楠,辉煌的杨树,沐浴在一片金黄黛绿之中……山水云天,交相辉映,织就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金秋画卷。人生一世,那时季能把自己整个身心投入于大自然的怀抱,在漫不经心中感悟大自然的至灵至性,岂不快哉。
伏虎寺是一方清静之地。每到秋天,在寺外随便找一个地方坐下喝茶,茶色澄碧,沁人心脾,身着褚衣的僧尼在宁静的阳光下,洒扫庭除,诵经之声清朗如玉,当你细心静听,心里便会涌出一股莫名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清音阁则是最佳的小憩之处,可听珠落玉盘的流水声,亦可听松风阵阵;可听林间婉转的鸟鸣,亦可静听天籁。须知自然界的秋声是最美的和声。当你听得如痴如醉时,不远处的清音阁里阵阵梵音破空而来,宏大光明,充塞心胸,让人心中如洗,不沾尘土。这真是绿水青山不厌看,白云深处有佛家。
曾几何时,印度僧人宝掌来华,先后游历了长江、黄河流域的众多名山大川,后到峨眉山朝拜普贤,见此山无峰不绿,有岭皆秀,祥云飘于虚空,赞叹:“高出五岳,秀甲九洲,震旦第一山也。”峨眉山从此被称为“震旦第一山”。“震旦”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古印度对中国的尊称。因此在峨眉山,你可以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和居士,但你尽可以走进古刹,烧一炷香,拜一拜普贤,慈悲的菩萨会保佑你事业有成,全家幸福安康。
峨眉山曾是道教胜地。早在西汉时,汉武帝便派使者千里迢迢来峨眉山祭拜;笃信佛教的唐太宗李世民曾来峨眉山祭拜老子;药王孙思邈曾来峨眉山采药炼丹;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来峨眉山;幼时的朱元璋曾来峨眉山投奔在此出家的舅舅;抗战时,蒋介石曾来峨眉山小住;于右任曾来峨眉山;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来峨眉山;陈毅元帅曾来峨眉山,并即兴给一道峨眉僧茶取了一个颇有禅意的名字——竹叶青;享誉海内外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张大千曾来峨眉山……秋天,礼拜冠绝群山的峨眉山,既可以安顿你困顿的内心,又可以祈求实现自己心中的夙愿。
第四道盛宴:冰雪之冬。雪自然不是峨眉山独有。然而峨眉山的雪景之美却独具一格。独特的地理位置,相对的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使峨眉山的雪景也和她的植被一样呈垂直分布,被好事的文人称之为“冰雪几重天”,而名扬四海。
冬天,峨眉山的奇山异峰都覆盖上了晶莹的白雪。连绵茂密的树林,也已裹上了一袭白衣,更添几分妩媚。所谓燕山雪花大如席,北方的雪来得生猛,将大地严严实实地罩住,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缺少了几分婉约与灵动。而南国的雪像一个文弱书生,斯斯文文地飘落;又像是藏在深闺里的大小姐,众里寻她,也不见身影。
只有峨眉山的雪,不失豪放,却更具轻柔,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你陶醉其中,遐思无限!对于峨眉山的雪独有的气势,苏东坡曾有过独特的吟咏:“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在胸襟博大的苏学士眼里,身居闹市的成都人仿佛就是井底之蛙。
冬天的峨眉山,每一棵树、每一根枝条、每一片嫩叶,都小心地托着雪花,白的雪、褐的树、青的枝、绿的叶,相互掩映、衬托,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峨眉山的雪是童年的雪,当你漫游在这白茫茫的冰雪的仙境,突然,一蓬雪花从枝头洒落下来,溅起一团雪雾,几朵顽皮的雪花径直地钻进你的衣领,多情地亲吻着你的脖子,啊!好凉!这时,你童心来复,玩心大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去晃动其他树枝,一任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下来,落在帽檐上,落在肩膀上,落在围巾上,落在你无限欢喜的心里。这时,太阳出来了,斑驳的阳光反射在积雪上,七彩缤纷,眩目异常。而树林在淡淡的阳光中,竟溢出一种不可言喻的神秘的光彩,隐隐约约,连绵的远山终于醒过来了……
夏天的峨眉山恰似一幅青翠欲滴的山水画卷,使尘世中的烦忧连同恼人的暑气一下子烟消云散
新闻推荐
成都就是这样一座神奇的城市,它并不恢弘,也不妖娆,却在各处细节中润物细无声地把人填满。外地朋友来成都游玩的整个过程真是...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