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善良的九旬老人曾锡兰
本报记者张虎
今年92岁的曾锡兰老人,敦厚善良、脾气温和、性格开朗、秉节持家。除了生活能完全自理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外,老人喜欢追热播爱情剧,还能为年轻人谈对象支招,还能飞针走线绣得一手好荷包。认识老人的人都说,老人一辈子善良待人、敦厚处世,能长寿是自身修来的福报。老人告诫子女,要清白做人、厚德载物。如今,老人五世同堂,舒心地享受着七十口大家庭情意浓浓的天伦之乐。
图为精神矍铄的曾锡兰老人手里拿着自己绣的荷包,露出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张虎摄
润林联韦玉璞书本报记者朱德军摄
图为年过九旬的曾锡兰老人还喜欢参加劳动。
本报记者张虎摄
少小困苦岁月艰
1925年,曾锡兰出生在白银区水川镇白茨滩村杨家沟社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家道的衰败,让曾锡兰自小就感受到了生计的艰难。五岁踩着凳子擦洗锅台、七岁背着背篼出门拾粪,生活的艰辛磨砺了曾锡兰吃苦耐劳的性格。据老人回忆,拾粪的岁月艰苦异常,大冬天还得早起,起晚了就拾不到粪了,当时拾的主要是羊粪和驴粪,用来烧炕。老人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好抽鸦片,抽光了整个家业。令老人至今都觉心里无比酸楚的是,父亲娶了两房夫人,为了抽鸦片竟将她作为大房的亲生母亲卖给了大川渡村的地主。
此后的岁月里,曾锡兰有了三个弟弟和四个妹妹。父挑千斤儿挑百,曾锡兰作为长女毅然挑起了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九岁那年,曾锡兰在长辈的操持下,招了一位上门女婿。丈夫强玉琛比自己大五岁,是一位来自强湾乡的小伙子。丈夫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有了更多的劳力,也让曾锡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丈夫能织布的手艺,给曾锡兰带来了依靠。十六岁时,在亲友们的见证下,曾锡兰和丈夫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据老人回忆,当时丈夫拿出辗转四方织布挣来的钱,租了一间大川渡村地主家的耳房开启了顶门立户的生活。
慈母风范振家声
1942年,曾锡兰的长子出生,母亲的责任压在了曾锡兰柔弱的肩膀上。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成了曾锡兰从穷苦岁月艰难走来的使命和担当。然而,民国政府的战乱频仍,很快击碎了这个还沉浸在幸福家庭的美好憧憬。1945年,曾锡兰的丈夫被军阀抓到甘南当了壮丁,三个月后在逃回家的途中又被抓了回去,怀着对妻儿的思念,曾锡兰的丈夫终于在离家六个月后彻底逃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中,可是身体却垮了,一病不起。曾锡兰迎来了她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家里揭不开锅了。
为了让生病的丈夫和三岁的大儿子有口吃的,曾锡兰迈着小脚走到青城镇亲戚家,曾锡兰在亲戚家的药店借了些药,然后回到村子里用药换到了粮食。三个月后,丈夫病情痊愈,阳光再次照到了这个劫后余生的家庭。丈夫开始织布,家里也有了生活的希望。据曾锡兰老人回忆,当时丈夫织的一匹布是四丈长,织一匹布能挣五角钱。正是这五角钱的收入,养活了曾锡兰一家人。
1950年,曾锡兰一家迎来了土改。三亩新砂地、一亩旱地、一间分得的地主家的上房,成了曾锡兰一家的全部物质财富。也就在这一年,曾锡兰的二儿子出生了,有房有地、又添贵子,接连来的喜事让曾锡兰一家对迎接幸福日子充满了劲头。
1960年,全家人遇到了挨饿的日子。当时,曾锡兰的长子正值上学时期,让儿子念书成为有出息的人是曾锡兰最大的愿望。在老人的记忆中,她把自己碗里的饭大部分都拨到了大儿子的碗里,可是没过半个月她自己连下炕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段慈母舐犊情深的真实故事,深深刻在了曾锡兰四个儿子、三个女儿的心中。曾锡兰也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慈母情怀和善良的慈母风范,赢得了儿女们的敬重。
在后来的农业社时代,曾锡兰用勤劳的双手叩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在老人的记忆中,听到鸡叫就下炕开始一天的劳作成了她在那个年代的生活习惯。在天亮之前,老人能够在磨道里推出五簸箕麦子的面,下地劳作时,老人能够操务三亩地的西瓜,掐秧、施肥之类的农活对于老人来说更是不在话下。挣工分的时候,飞针走线纳鞋底更是老人的看家绝活。
曾锡兰用她的勤劳朴实,把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拉扯成人,儿女们相继成家。因为一家和气、友善待人,曾锡兰的丈夫、二儿子都先后在大川渡村农业社一社当起了队长。但曾锡兰始终告诫丈夫和儿子,必须克勤克勉、处理事情一定要公正。“脏钱使不得”更是成了曾锡兰老人教诲儿女熠熠生辉的家训。
彩霞满天夕阳红
回首以往的艰苦岁月,曾锡兰老人告诉记者,人一辈子只要清白做人、善良处世,幸福迟早都会来。如今,曾锡兰老人已是五世同堂,这个大家庭有七十口人之多。老人的儿女都各自成才、自食其力,孙子辈里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是层出不穷。不仅儿女们争相孝顺曾锡兰老人,孙子辈的孩子们也喜欢把老人接到各自的家中一起生活。
“我奶奶到现在还喜欢自己做饭,每顿饭都不重样,饮食清淡,爱吃水果和豆类。早上一般都是牛奶、蛋糕、馍馍;中午大多是米饭、糁饭,饭量也就一碗;晚上多时都是面片、面条之类的面食。”曾锡兰老人的孙女强科琴告诉记者,老人现在心态乐观,每天的饮食生活很规律。“奶奶的生活能完全自理,一周洗一次澡,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每天奶奶还会出去转一圈。”
令曾锡兰老人的子女们都感到无比幸福的是,老人现在腰背很直、精神矍铄,心态乐观,不仅能给年轻的重孙们谈对象支招,晚上还喜欢追热播电视剧。“奶奶最近爱看的电视剧是《太太万岁》,她老人家比我们年轻人还热爱生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奶奶还有飞针走线绣荷包的拿手绝活。”
记者看到,老人绣的荷包有南瓜、有十二生肖的老虎、有寓意吉祥的福娃。看着做工精美的荷包,记者感受到老人热爱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记者感言:
曾锡兰老人用她的敦厚善良,让记者感受到了老人如兰花般的芬芳。老人涵养出的家风、家教、家训,更是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位老人的无私和伟大。在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曾锡兰老人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向曾锡兰老人致敬,真心祝老人幸福长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双色球2015014期开出红球021216192730;蓝球11。当期头奖爆出72注,单注奖金507万元,花落24地,甘肃省陇南彩民幸运收获1枚金奖。其余71注头奖分别被浙江(14注)、广东(6注)、陕西(6注)、辽宁(4注)、上海(4...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