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智力帮扶:爱心撑起希望 ——兰州日报社“双联帮扶”为贫困村建起幸福屋构筑新梦想

兰州日报 2014-09-29 16:34 大字

一个地区的贫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要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面貌,首先得解决人的问题。

“扶贫先扶志”、“扶贫须扶智”!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群众精神上的贫乏和智力上的匮缺比什么都可怕。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造血”奔富的智力。自省委开展“双联帮扶”活动以来,做为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高家渠村和龙泉乡水泉湾村的帮扶单位,兰州日报社将产业扶贫与智力扶志紧密结合,抓住解决家庭贫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减少”农民人数、“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难题入手,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给予帮扶对象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捐资助学、种养结合的帮扶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人离家乡、创事业,有体力的留守人员搞养殖、抓种植,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

据悉,3年来,兰州日报社在“双联帮扶”活动中通过协调爱心企业已经向水泉湾、高家渠、黄蒿湾3个村捐资近83万元! 64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沿着鸡冠梁蜿蜒而上,一路上车窗外的情景多少让记者悬着心:一边是陡峭的山坡,一边是壁立的黄土层剖面,间或一段开阔地会让人心情豁然开朗——满山的灌木丛,一行行柠条绽放着艳黄的花、一排排苜蓿散落着成熟的籽儿……今年的雨水让北山饮了个饱,山头绿了、草身长了、树叶密了、庄稼成了。两个小时的路程不长也不短,9月16日下午4时多,记者来到了目的地——中连川乡。

中连川乡位于北山腹地,属全省最贫困的山区乡镇之一,毗邻定西、会宁、靖远三个贫困乡。所以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要靠自己致富难于上青天。靠天吃饭、干旱少雨、没有资源、观念落后、产业单一成了这里真实的写照。尤其是黄蒿湾村,全村223户917人贫困面达80%以上。如何破解难题使这里的农民先脱贫后致富?怎么才能缩小贫困山区农村与加速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差距?省委、省政府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这里走上致富新路、点燃希望之火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记者这次探寻的黄蒿湾村正是兰州日报社的帮扶联系村。据了解,在“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前的2011年,黄蒿湾村人均纯收入为2753元,2012年开展双联活动当年就提高到了3550元,2013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与之相距30多公里的高家渠村也是兰州日报社的帮扶村,该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2758元,2012年提高到3450元,2013年为4350元,按规划该村将于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

产业扶贫

让“山里农民”实现了致富梦

“去年我们村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溜儿的砖路让老百姓卯足了致富劲头。村里多了项目、多了资金,也多了致富领路人。”说起“干部联村”,中连川乡黄蒿湾村村长马武同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短短一年,“干部联村”让黄蒿湾村面貌一新。老实巴交的农民,增添了“闯出去”的勇气;基层干部,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沉寂的山村,燃起了“旺起来”的希望。“以前村里发展没有明确目标,自双联帮扶活动开始以来,联村干部和县乡干部一起坐下来,帮村里制订了发展规划,让老百姓有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大家的劲头更足了。”记者在黄蒿湾村新建的村委会看到,今年要办的所有实事全部上墙,一目了然。地处北山山区深处的中连川乡黄蒿湾村,山大沟深,多年来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这里的发展。去年在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与资金支持的同时,联扶干部和各帮扶单位多方协调,终于完成了进村道路的铺设。

有了路,山里农民的致富梦就有了通道。

自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兰州日报社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北山两村实际情况,引导群众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两村耕地面积较广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走“一种二养三输四流转”的发展路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规模逐步壮大。3年来,兰州日报社在北山两个村的春耕备耕中主要围绕“五抓”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一是抓“早”。兰州日报社为帮扶户提供20余万元提前筹集籽种、化肥等农用物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户进行种植指导,推广良种良法,并向村委会捐赠了价值6000余元的农业科普类书籍。二是抓“巧”。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杨增宽带队,带领报社班子成员和联扶干部,带政策、带信息深入帮扶户家中,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三是抓“实”。联扶干部每周对春耕进度进行跟进检查,让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措施、督查、人员、责任、技术五到位。四是抓“好”。各联扶干部与乡、村干部齐心协力,从整体规划布局到指标分配、良种选购、种植指导和病虫防治等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指标完成,形成规模,种出实效。五是抓“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注重连片种植,因地制宜,种出特色。在种植业上,根据北山大白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兰州日报社为帮扶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户种植黄芪、板蓝根等药材800亩。在养殖上,2013年黄蒿湾村通过整村推进项目争取标准化羊圈98座,户均养羊达到5只。在高家渠村通过帮扶单位协调配合,种植紫花苜蓿700亩,保证养殖户饲草供应。

榆中龙泉乡的水泉湾村也是兰州日报社的帮扶联系村。该村是典型的二阴山区贫困村,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前,人均年收入2130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和劳务输出。全村591人中贫困人口有438人,贫困面达74%。8月22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变化今非昔比。“联村工作组用了心、使了劲、见了效,让农村真正有了新变化。”水泉湾村党支部书记陈得恩感慨地说,通过双联帮扶和扶贫攻坚,水泉湾村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已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500元。

智力帮扶

让“贫困农村”发生了新变化

8月22日,时值金秋收获季节,兰州日报社2014年联扶工作推进会暨捐资助学仪式在榆中县龙泉乡龙泉小学召开。当日,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甘肃恒利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城市人家装饰有限公司、甘肃信合地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海成实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阿玛施眼科全飞秒激光中心、兰州玛格时尚商贸有限公司、兰州格瑞丽家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爱贝幼儿英语学校等9家爱心企业捐资30万元,资助兰州日报社帮扶对象——榆中县龙泉乡水泉湾、中连川乡黄蒿湾、高家渠等3个村的64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受助的64名学生中现场领取爱心企业捐助款最少的2000元,最多的6400元。

自2012年“双联帮扶”活动开展后,兰州日报社党委、社委班子成员在深入调研、仔细分析、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决定从“减少”农民人数、“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难题入手,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给予帮扶对象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捐资助学、种养结合的帮扶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人离家乡、创事业,有体力的留守人员搞养殖、抓种植,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2012年,在兰州日报社的全力支持和引导下,多家爱心企业捐资36万元,为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考入高等学府的29名贫困学子给予了资金支持。去年,兰州日报社继续发挥优势,先期联系了北京加多宝集团、甘肃中创地产投资咨询公司、甘肃弘盛路桥工程公司、甘肃恒利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尚品佳汇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爱心企业,筹资16.68万元,资助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18名考入大学的贫困学子和18名在校贫困大学生。今年,报社党委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继续加大“双联帮扶”力度,积极联系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甘肃恒利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城市人家装饰有限公司、甘肃信合地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海成实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阿玛施眼科全飞秒激光中心、兰州玛格时尚商贸有限公司、兰州格瑞丽家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爱贝幼儿英语学校9家爱心企业,筹措30万资金,资助水泉湾、高家渠、黄蒿湾3个村的9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子和55名在校贫困大学生。此举深受帮扶对象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广大村民的欢迎。

媒体帮扶

要“担当责任”实现全面覆盖

引领好、宣传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3年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新闻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每天都配发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活动情况的通讯、消息、侧记和综述。《兰州日报》开辟“聚集万名干部下基层”专栏,《兰州晚报》定期刊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态消息及深度报道,兰州新闻网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我们在行动”专栏,多层次、多角度对全省双联工作进行集中报道。《兰州日报》通过对政策的解读,配发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活动情况的报道、消息和综述。《兰州晚报》围绕活动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刊发全省、全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报道、消息、综述等,记者入村蹲点,大量来自一线生动鲜活的报道有力地配合了省、市委的中心工作,对全省、全市开展联系帮扶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据兰州日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联村联户”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兰州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帮助和扶持活动,在3年多来,多次深入帮扶村,走访农户,看望联系户,仔细询问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帮扶对象送医送药、送党的政策读本、健康教育宣传册以及棉被、手套、日常用品等慰问品,鼓励他们快乐、健康的生活。黄蒿湾村2013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高家渠村2015年底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兰州日报社积极与贫困村联系协商,研究脱贫方案,组织骨干力量与市、县发改委、财政、国土、交通、农牧、水务、林业、商务等部门衔接联系,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为两个贫困村每个村落实项目资金各10万元。同时,为加快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为两个贫困村每个村捐助帮扶资金5万元,为两个贫困村加快实施产业增收计划和整村攻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3年来,兰州日报社将解决好贫困村农民的看病就医和孩子上学问题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先后十余次组织大型“送医送药”下乡活动,邀请省生殖保健院、省计生研究所等近百名专家和医护人员,先后为榆中县龙泉乡、中连川等乡镇的1000多村民进行常规体检和妇科检查,还为榆中南山和北山的1000多户贫困群众赠送了上千套、总价值超过10万元的家庭小药箱。“联村联户,就是要给农民最贴心的帮扶!这是媒体人的责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杨增宽说,今后兰州日报社将继续发挥媒体协调、宣传方面的优势,在产业项目、农产品销售、劳务输出以及贫困学子的资助等具体工作中全方位帮扶,为双联帮扶村的长远发展和当地村民的尽快脱贫继续努力。

记者手记

扶贫先扶志扶贫须扶智

《老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拿这句话来看当前的农村扶贫工作,我以为再贴切不过了。以往我们扶贫,提倡单位与贫困农村结对子,但联系单位都简单地把她看作是一项资金扶持活动,于是资金都花在了农民生活的改善上,一旦没了资金,农民的生活就又陷入了困境。我以为这就是“授人以鱼”的弊端。作为一名出生在农村的记者,长期以来我一直往返于农村,所以,对于榆中南北两山的情况熟然于心: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有无数个院落甚至村庄已人去屋空,原因就一个,穷!穷则思变,变则路通。当老百姓不再用守旧的思想在黄土地上“翻来覆去”穷折腾时,走出去则天地一片阔!兰州日报社在双联帮扶的3年时间里,利用智力扶贫“减少”农民人数、通过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给予帮扶对象水泉湾村、黄蒿湾村、高家渠村3个村捐资助学、种养结合的帮扶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人离家乡、创事业,有体力的留守人员搞养殖、抓种植,使帮扶村初步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路。这种创新型的帮扶方式当推广、当宣传,让更多的贫困农民会“渔”,让更多的贫困农民“会”富!

新闻推荐

榆中—— 创新机制选拔人才

【本报讯】日前,榆中县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机制,坚持不唯学历,不唯出身;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39名,激发了全县干部的工作热情。据悉,此次榆...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