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话说榆中八景

兰州日报 2010-04-07 06:19 大字

榆中地处兰州的东大门,是丝绸古道上的必经埠镇。这里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美的地方。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址,造就了榆中既多姿多彩又独具魅力的景观,寒山积雪、隆山增秀、栖云仙阁、峰火夕照、峡河绕流、凉耳听莺、庙坡晓钟、峦山列戟为榆中八景,尤为独标风致。

寒山积雪。站在兴隆山顶,放眼向西望去,天边隐约可见几座银色山峰,那就是黄土高原上的最高峰——马衔山雪峰。此山,主峰海拔3670米。每年秋天,漫天飞雪便把马衔山裹了起来。冬天,凶猛的西北风又把雪刮到背阴处一层层叠积,年长日久,便形成了终年不化的冰雪。到了春夏季节,耸立在蔚蓝天空闪着银光的雪峰更加迷人,她和雪线以下翠绿色的波涛、烂漫的山花相映照,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从山下向上望去,马衔雪峰直插云天,云雪斗奇,壮丽异常。山上的银海波澜,笼罩着山下的萋萋芳草,森森林木。夏日雨后,耸入蓝天的雪峰更加明净迷人,夕阳中的彩虹在白雪的陪衬下,如一匹美丽的红绸,进入山中,真有一种“此身疑在广寒宫”的幻觉。

隆山增秀。榆中县西南7公里处的兴隆山,群峰耸翠,林海涌碧,宛如一块美丽的翡翠,镶嵌在荒山秃岭之间,真可谓奇特。兴隆山峰峦起伏,势如飞龙,云烟四起,因此,又被称为兴龙山、兴云山。

从榆中城翘首西望,兴隆山像是仙女头上美丽的云鬟。走进山间,但见野花争发,万木苍翠,古刹掩映在云林深处,时隐时现,涓涓细流,汇成山间小溪,绕山而出,哺育了无数生灵,可见兴隆山不仅秀色可餐,还是生灵赖以生存的守护神!

栖云仙阁。东山秀而西山奇,栖云山峭壁陡削、主峰如锥,直插云天,时有白云浩渺无际,飘舞憩栖,庙宇亭台在云雾之中漂浮,远望如仙山琼阁,历来为道士仙客独居。传说远在西周时代,就有人来此修行,唐宋时期山上神殿甚多,香烟缭绕,被道教称为“洞天府地”。乾隆二十五年,山西道士刘一明(道号悟元子)为寻访秦李仙迹,来到栖云山,见这里“五峰罗列,四面拱朝”气象非凡,于是结庐于此。高阁倚天而立,云缠雾绕,云间仿佛传来仙人们的笑语声,登临其上,意态悠然,在鸾鹤的清啸声中,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峰火夕照。位于榆中县城正西约8公里处,背靠栖云山北延部分,这里地势险要,为古代烽火台,置身此处,榆中苑川河一带到定远、三角城、小康营川尽在眼底,并可遥望地处北山的密不老墩。

夕阳西下之时,赤红如血的晚霞透过那飘逸若带的缕缕的白云将榆中川浮上一层胭脂,如沐晨曦;而远山及其阴凹处,已是暮色沉沉,掌灯时分了。

峡河绕流。兴隆山东西两山之间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峡谷,俗称兴隆峡。峡谷东侧有一条小溪,叫大峡河,汇集马衔山到兴隆山一线的众多山泉溪水,“水随山移,山因水活”,使兴隆山更加富有朝气。峡水清溪,夕阳中河水蜿蜒,银蛇跳跃,鳞光闪烁,潺潺流淌,宛若玉带漂浮。涓涓流水曲折而来,灌溉农田,此水冬季不枯,春末渐涨,初雨时节,堤两岸毛草匝地,烟柳如云;农舍草屋隐于霏霏细雨之中,桃花杏花堤岸竞放,现烟霞之色,降雨高峰期山洪频繁,峡水暴涨暴跌,时益时患,自峡口至县城一带,岸道曲折迂回,水流在此滞流不畅。

凉耳听莺。榆中县凉耳山谐音“狼儿山”,这里生长多种柳树,柳又分黄柳、麻柳、蜂柳及弯柳数种。因灌木丛生,杂树成林,气候温湿,此山为柳莺(纹身、娇小,是黄莺的属种,并非黄鹂)的聚栖地。在暮春仲夏季节,柳木鹅黄吐绿,展叶抽枝,灌木丛中野花烂漫,馨香飘逸,柳莺三五成群,穿梭鸣唱于柳荫深处,其音乐嘹亮轻巧,宛转动听,置身山中,若处于银铃促织的音乐海洋里;那不期而至、撩鬓而过的巧轻顽皮的翅翼,更令人欣喜不已。

庙坡晓钟。庙坡山,古号“马眉”,因“昔先民得此胜地、作义勇武安王庙于阜上,遂名曰高庙山,为庙坡山焉”。

义勇武安庙初建年代无考。明孝宗甲寅年倾坏,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每年6月19日,乡民往往登临,以拜谒义勇武安王。

庙内古有巨钟一鼎,每月晨曦初露未华之时,钟声振鸣,其声雄浑嘹亮传遍方圆数十里。时官吏早朝,书生晨读,商贩坐市,农夫耕种,皆以此号,数百年因袭。

现钟庙皆无存。

峦山列戟。北峦山,即列戟山俗呼百叶山,又名浅山。大致呈东西走向,锦延逾百里,峰峦参差,且多褶皱,因太阳光照,山体阴阳相间,明暗映衬,远远望去,参差排列,如万千兵戟竖立。

新闻推荐

兰大学子为化家营小学援建爱心图书室

【本报讯】4月8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兰州大学读者俱乐部,共同为榆中县化家营小学募捐图书,并援建爱心图书室。当日上午,志愿者们分别来...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话说榆中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