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大营川大营寺大槐树
大营川大槐树大槐树大营寺
在榆中县高崖镇李家磨村一带,有遐迩闻名的大营川、大营寺、大槐树,其历史源远流长。
榆中宛川河畔的“大营”地名与营堡有关,先有营堡,后有“大营”,“大营”因营堡而得名。据榆中县志记载,从西汉始,历代兵家在县内修筑城池、营堡,用以防守。清代有72营堡,大营乃其中之一。营堡位于大营后沟口左侧,与大营寺隔沟相望,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长约90米,宽约80米。墙垣高低不均,最高处约8米,最低处约5米,顶厚约1米有余。四角筑有营墩,西墙正中开有营门。除北面临沟外,其余三面均有壕沟。营堡于1962年前后被掘墙土作为肥料上到地里,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块块被平整的农田。由于农田依地形而修,营堡所处地势较高,因此透过地界,昔日营堡的位置和范围仍依稀可见。如今营堡已荡然无存,人们将周围的地方仍称做“营前面”、“营背后”。
营堡何时而筑?据史载,十六国时期,宛川河一带曾有过三次重要军事镇守。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前凉张寔在榆中置勇士护军(今甘肃榆中大营川);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符坚以司繁叔父土雷苻为勇士护军,抚其部众(榆中县志);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十一月,前秦授乞伏司繁为使持节、都督、讨西胡诸军事、镇西将军,镇守勇士川,司繁卒,子国仁代镇(《晋书》乞伏国仁载记)。《晋书》、《魏书》和《甘宁青史略》中,将宛川河自新营至来紫堡分为四个川,新营至高崖为瓦川,高崖至甘草店为大营川,甘草店至东古城为勇士川,东古城至来紫堡为苑川。在当时,“大营川”地名还没有形成前,这一带地区被称为“勇士川”。当“大营川”地名形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勇士川”地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被“大营川”所取代。而《晋书》中对宛川河一带四个川的划分是在“大营川”形成时间不久,“勇士川”还没有被遗忘的情况下划分的。据查,《晋书》由唐代房玄龄撰写,用时两年,公元648年成书。它记载了包括西晋(265年—317年)、东晋(317年—420年)在内,从司马懿到晋恭帝元熙二年共156年的历史。既然大营川早在《晋书》中就有记载,应该说营堡修筑时间很可能就在公元314年,为前凉张寔置勇士护军时所筑。从时间上来看,三次镇守都在《晋书》所写时段内。从而可以认定,大营营堡早在公元400年前就已存在。也就是说,“大营”乃至“大营川”地名至今将近1700年的历史了。
营堡既是军事防守设施,又是军队屯田驻所。旧时,大营川一带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宜于农耕,是屯田的理想之地。据榆中县志记载,“1464年后,兰州商人在榆中购田置地(商屯);军队在榆中开垦荒地(军屯);皋兰县农户也在县内偏僻山村开垦荒地(民屯)。清末民初,在榆中的商屯、军屯、民屯田共30.02万亩,分布在定远、连搭、金川、高墩(营)、上伍(营)、下伍(营)、营川等村庄。”这里的营川即为大营川。至今,大营的山梁陡峭处,仍能看到一块块永久荒废的耕地,散布在山坡上,长满了野草。然而,大部分弃耕的土地被当地农户陆续复耕,变为良田,造福于民。
而就在远近闻名的大营川,有一座最初建于明代的寺院——大营寺,它是榆中县历史上有名的寺庙。曾有碑文记载:“万历乙卯年,小庙一座大槐树一棵”。这座小庙应该是万历四十三年(1616年)前所修。当年重修庙宇时才予立碑刻记,这就是大营寺的最早记载。据当地民众考证和分析,实际上这个小庙在当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庙,而是依托大槐树所修的一处很简陋的,供奉神主牌位的阁子而已。1616年正式修建庙宇时,在旧址上建菩萨大殿三间,内塑三大士正像和罗汉塑像,并且有韦驮护法背光、八难取经、高山雨垣等壁画。同时,建小殿一间,塑有无量祖师。西北角有钟阁一间,傍盖火房两间,西开山门。这是大营寺的第一次正式修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有公德主杨兴和路凤进行了增修补塑。将无量小殿补塑神像、彩绘墙壁,又将坍塌火房改为三间禅室。乾隆十五年(1750年),鉴于旧址年久,虽经屡次修饰,仍落损严重,杨兴深感不安,又邀集同人进行了一次大修。通过这次修建,寺内有菩萨大殿、无量小殿、娘娘殿、仙龙阁、禅室、钟阁等殿宇及亭阁。据碑记,三次修建共贴金七万二千余两(注:泥金)。可以看出,当时的寺庙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充分展示了佛教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之精美。
清代朝廷十分重视和支持兴修佛教寺院。据碑记,在寺庙修建中,地方官署有十位官员募捐银两数量不等,其中八名官员被官署给予加官晋级。在捐款官员中,最高官职为巡抚甘肃等处地方赞刊军务兼理茶马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和翰林院庶吉士新任刑部广西司员外郎。当地众多百姓也参与善捐活动,仅大营杨氏家族三代逾三十人参与募捐。捐银最多的是杨兴、曹氏夫妇俩,共施银120两,因此民间尊称杨兴为“公德主”,并在寺内为其立碑颂扬。
清同治年间,大营寺遭回民反清军焚毁。光绪末年,本境先民进行了第四次修建。这次修建后仅有龙王大殿、娘娘殿和槐爷房,大殿台阶左侧悬挂一口大钟,山门旁有火房三间。约于1931年开始在寺庙大殿内从事私塾教学,直到1941年前后新盖校舍成立大营川小学。寺庙主建筑于1956年拆除。近年来,为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同时也为打造兰州至新营沿川湖旅游线路沿途景观,当地民众成立寺委会,多方筹措善款,又开始了第五次修建。目前,龙王殿、菩萨殿、西方三圣殿和山门已修建落成,其他殿宇也将随即开建。不久,一座蔚然壮观的大营寺庙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营寺辖九庙十八庄,旧时每年都举行一次庙会,当时称“打醮”、“歌官神”。届时,将九庙神佛坐轿集中到大营寺举行活动。从外地请来师功子,打羊皮鼓跳神,人们抬着轿子互相追逐,场面十分热闹。外地的商贾小贩也身背肩挑,来到大营寺摆设摊点,有一边敲打梆子一边高声说唱的,也有做产品功能演示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不绝于耳。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庙会的人挤满了寺院,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寺庙这一佛教圣地,成为商品交流和文化活动场所,在当时很好
地起到了商品流通、人际交往和文化娱乐的作用。
在大营寺内有一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槐,当地民众称其为“槐爷”,人们常在树下敬烧香火,求神问事。目前树高14米,胸围(地围)5.15米,冠幅15米。自古以来,每当有人问起大营杨家是哪里人时,老人们都会说:“我们是山西大槐树底下的人。”这句话在家族中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至今天。据有关大槐树移民的资料记述,为了不忘祖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这段历史,先民们都在居地种植槐树以示纪念。居住在大营川的杨氏祖先也不例外,为了寄托思乡怀祖之情,他们也种植了从故乡带来的槐树籽,从而培育出了这棵神树。在历代家族人员的精心管护下,至今仍枝叶繁茂。这棵古槐也曾走过一段曲折路程。早在同治年间,大营寺曾经遭到回民反清军的焚烧,寺院所有殿宇全被烧毁。但处在熊熊大火包围中的大槐树,却幸免遭焚被保留下来,这成为一个奇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槐树顶部一直径约一尺大小的空心粗枝内有一窝蜜蜂,每到夏季分群时,蜜蜂漫天飞舞,人们拋撒草灰堵截,最后聚集某一树枝,然后收于草帽拿回家饲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夜晚,有两名本村村民攀上树顶将蜜蜂连窝端下来炼蜜吃了。时隔不久,那一粗大的侧枝便脱落下来,人们深感惋惜。如今,盛开白花的大槐树,桩粗枝茂,冠阔叶绿,苍劲挺拔,惠泽乡里,荫庇八方。
当年的大槐树移民已被封尘在历史的云烟中,然而浩大的移民工程,为华夏所创造的历史文明和社会进步为各地所受益。每当移民后裔走进寺院,深情地仰望古槐神韵时,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祖先迁徙的痛苦经历,想到他们开垦农荒、创建家园的艰苦历程,他们也为在家族发展中所涌现出来的众多佼佼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近年,兰州市园林局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大营寺国槐被列入一级古树名木,并施以建档挂牌和卫星定位管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8日上午9时30分-11时,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将走进本报热线4286666,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与广大市民进行热线交流。同时,如果...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