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 从线下到线上的“养殖”劳动课
“它的羽毛变颜色了。”“它们好可爱啊。”“什么时候能见到它们?”……4月6日,在钢城区金水河学校生物老师吕晓梅线上课堂课间休息时,学生们不停地问。学生口中的“它们”是谁呢?这其中又有怎么样的故事?
原来,在线上教学前,金水河学校开设了一门特殊的劳动教育课程——养殖课。学校统筹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养殖计划并购置了专用孵化器,由生物老师担任养殖“顾问”,养殖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都特别好奇,一枚圆滚滚的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钢城区金水河学校八年级二班刘淏琪说,为了弄懂其中的奥秘,他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关注孵化器里温度、湿度变化,观察鸡蛋的变化,并把数据记录在成长报告上。
第16天,第一只黑色的小鸡破壳,可以说“轰动”全校。新晋的“小爸爸妈妈们”欢喜不已,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并给它取名为“大宝”。“看到活蹦乱跳的小鸡破壳而出,觉得生命简直太奇妙了。”刘淏琪回忆起来依然兴奋不已。
据了解,学生们完成人工孵化小鸡的流程包括温度调节、湿度控制、翻蛋、照蛋等多个环节。“我至今还记得前几天打开孵化器时,观察到鸡蛋变化的激动心情。”八年级四班王于德说,“开始的几天打开孵化器看到的还是鸡蛋的原貌,等到第7天,照蛋灯透过鸡蛋表层的薄膜,看到蛋里有网状的毛细血管以及明显的胎动了。这个时候就觉得这个鸡蛋跟平时吃的鸡蛋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小生命,这种体验很神奇,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孕育过程。”
第17天一早,师生刚进孵化室,就听到孵蛋器里有小鸡的叫声。一打开,又有6只破壳而出,而且立马就能晃晃悠悠地走起来。“几个老师找了纸箱,拿出了自用的小毛巾垫进箱子,打上暖灯给小鸡宝宝打造了温暖的小窝。”吕晓梅描述当时的场景。“老师和我们一样激动,有些手忙脚乱,赶紧找了一些开口料给小鸡崽们吃。”12只鸡蛋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细心呵护下,一共孵出了7只小鸡。“剩下的5只通过解剖发现,3只没有受精,2只已成型但停止发育,看到生命的逝去,有个女生还伤心地哭了起来。”吕晓梅说。
小鸡们刚孵化成功,学校就接到了停止线下授课的通知。7只刚出生的小芦丁鸡就被细心的生物老师吕晓梅“领养”了。“即使孵蛋器可以智能调整温度、湿度,还可以自动翻蛋,但这17天里,孩子们还是忍不住“操心”,去趟卫生间都要绕路看一眼鸡蛋。”吕晓梅说。学生们对小鸡时刻牵挂,开启线上授课后更是见缝插针地“打听”,经常和老师讨论,于是就有了开始的那一幕,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校长吕其友介绍,这次孩子们孵化的品种叫芦丁鸡,其特点是体型比较小,最大也就跟成年人的拳头差不多,是孵化率比较低的一个品种。这种小鸡的人工孵化,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动作要轻、稳、还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适当调整孵化条件,才能成功孵出小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孕育生命不光有诞生的喜悦,也有失去的遗憾,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学校人工孵化小鸡娃的实验规模比较小,吕其友表示,学校还会继续帮助学生们寻找更多优质品种的小鸡。
小鸡孵出来,该养在哪里?在金水河校园的一角有一个小型农场,名字叫“一亩三分地”,学生们在这里体验到了“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乐趣。“等孩子们归来时,我们将在‘一亩三分地’开辟一块场地,作为养殖场,孩子们一起观察小鸡的变化,体验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吕其友说。(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冷亚茹)
新闻推荐
莱芜公交防疫措施再加码全面启用“场所码”并随车配备防疫管理员
乘客按规定扫描“场所码”乘车。本报讯(记者杨雪通讯员李娟)4月6日,记者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每辆公交车车身显著位...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