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一种声音巧用一本档案办好一台晚会端上一杯热茶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莱芜模式”
济南市莱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碗茶”驿站的宣讲吸引了大量听众。宣讲志愿者走进“大碗茶”驿站。“大碗茶”驿站在进行“微宣讲”。志愿者在文化大院开展文艺活动。现在,每逢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方下集开集的日子,在大集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碗茶”驿站的志愿者,都会为赶集的村民倒上一碗热茶,陪他们聊天,向他们宣传各类国家政策。这样的“大碗茶”驿站已成为莱芜区各个镇街大集上的亮丽风景线。
济南市莱芜区认真探索实行一种声音、一本档案、一台春晚、一杯热茶“四个一”文明实践模式,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功推出“百姓春晚”“大碗茶”驿站等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
传递一种声音
让理论宣讲“热”起来
为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羊里街道依托“大碗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举行“大碗茶里听故事红色党史润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邀请街道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专员等朗读各类党史故事,通过听歌、听故事的形式,让群众走进党史、了解党史,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莱芜区创新成立新时代文明宣讲团,破解了理论宣讲工作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的难题。截至目前,新时代宣讲团成员由首创时的42人扩充到现在的320余人,“区镇村”三级宣讲架构,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大网格,实现了宣讲有队伍。同时,探索建立“需求清单”机制,群众想听什么、需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下订单”,内容涵盖理论文化、普法知识、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内容,实现“讲与学”相衔接,“送与需”相匹配。近三年来,全区先后组织开展主题宣讲、各类百姓宣讲、乡村振兴报告、脱贫故事会等2100余场次,受众超过60万人次。
为让宣讲效能精准,莱芜区还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情景式”宣讲把室内课堂搬到室外现场,增加宣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理论宣讲更有力量、更有味道;“文艺式”宣讲变“单一说教”为“生动说唱”,让理论宣讲更加生动鲜活、充满魅力。“互动式”宣讲变“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为“我讲你问,我听你讲”的互动式宣讲课堂,使群众加深对宣讲内容的理解,引起共鸣。
巧用一本档案
让乡风文明“树”起来
走进莱芜区口镇街道下水河村文明积分超市,水桶、卫生纸、肥皂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已经摆上货架,村民可根据自己的文明积分换取相应的物品。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下水河村建立了近500个家庭档案、积分手册,把邻里关系、尊老爱幼、环境保护、移风易俗作为积分内容。
为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的市民、农民,莱芜区用建立档案的方式进行文明纪实、积分管理、星级评定,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治理。
家庭档案让群众践行文明行动更加主动,村庄治理更加有序。对此,鹏泉街道官厂村党支部书记张珂最有感触。作为曾经有名的“乱村”,官厂村通过建立道德银行积分管理模式,让村民互帮互助、积德行善蔚然成风,被评为“全国积分制管理第一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村”。
“家庭档案的建立,实现了对村民政治上、经济上、荣誉上三个方面的引导。”张珂说,家庭成员升学、参军、入党政审都要按家庭档案记录情况如实填写;村里各种分红和荣誉评选,直接与家庭档案积分挂钩。
通过家庭档案,莱芜区还让文明诚信户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截至目前,莱芜区已评选2.8万余文明诚信户,莱芜农商银行将对积极参加“文明诚信户”评定的村民,实行贷款利率优惠。
据了解,莱芜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20年-2022年),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诚信户”创建全覆盖,构建“以文明诚信户创评为基础、以家庭档案评分为载体、以普惠+精准金融服务为目标”的整村(社区)授信支农新模式,引导群众树立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良好风气。
办好一台晚会
让基层文艺“活”起来
“我们村每年春节都办一场小晚会,老百姓都很爱看,也很喜欢参与。”官厂村村委委员谭艳玲说,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鹏泉街道官厂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虎年春晚了。
不仅是官厂村,现在,莱芜区的老百姓大多改变了以喝酒、打牌、上网等方式过年的传统,而是习惯了载歌载舞过大年。
近年来,莱芜区创新开展“百姓春晚”活动,搭建“永不落幕的基层文艺大舞台”,掀起了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文艺活动的新热潮。三年来,全区已累计举办“百姓春晚”活动1300余场,现场观看群众120万人,网络辐射带动累计超过1000万人,全区七成以上村庄融入其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百姓春晚”项目被列入全国文艺志愿服务重点参考范例,并荣获“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然而,这里的春晚不同于传统的春晚,变“欢聚一堂”为“流动讲堂”,变“观众看客”为“舞台主角”。“演员都是我们身边的老百姓,包括老年大学的老人、官厂锣鼓队的队员等,内容就是夸夸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谭艳玲说。
在“百姓春晚”的舞台上,各村村“两委”都要举行年终总结会议、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慰问老党员、军烈属,以增强评选慰问活动的仪式感和荣誉感。同时,将移风易俗、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内容,用小品、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呈现,让村民更易接受和理解党的政策,使新思想“润物细无声”。
“节目咱也不用愁,上级还会派老师进行指导。”谭艳玲说。莱芜区文明实践中心精选指导老师,建立起“各负其责、各用所长”的文艺工作队伍和活动网络,从活动开展、节目彩排等多方面对村级文艺骨干进行指导,给基层留下“不走的歌手”,在乡间播下“文艺的种子”,夯实了群众基础。
莱芜区还坚持“送单”与“点单”相结合,精准对接供需,将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宣传、“学习强国”平台推广、“禁放鞭炮环保过年”倡议等元素融入其中,有效满足个性需求,做到“你点我有”“你需我供”。
端上一杯热茶
让志愿服务“暖”起来
近日,寨里镇“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经过重装升级后再次开张。开张首日,寨里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志愿为老年人测量血压。此外,还举行了“学七一讲话讲党史故事”志愿宣讲,三位宣讲员紧紧围绕主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质朴的情感表达,用基层群众或者个人的亲历、亲闻、亲为,讲述了“听党话、跟党走,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动人故事。
“一杯热茶,奉给路人,解渴解乏,情暖人心”。目前,莱芜区15个街镇因地制宜,分别选取1-2处农村大集设立“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重心下移,把志愿队伍拉到基层一线,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精准化、最大化。
“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配置桌椅、图书、电视、棋牌、跳绳等文娱设施;免费提供茶水、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桩、急救药箱、日常维修设备等。同时,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类社科普及和文明宣讲。如今,“大碗茶”驿站已成为群众热门“打卡地”,面对面倾听志愿服务队关于对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垃圾分类等民生政策的宣传解读。
莱芜区还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户、青年志愿服务门店等,扩大志愿服务群体,驿站“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做到志愿服务不停歇、文明之风润民心。
和庄镇张家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由村“两委”成员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张家台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创建“生活帮”服务站,实行包户到人的制度,由志愿者和被帮扶人结成“1+1”帮扶对子,即1个志愿者帮扶1个困难家庭。“志愿服务队按照帮包分工,每天送2瓶开水,每周打扫2次卫生、做3次饭,每月洗3次衣服、洗2次澡、理1次发,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评价和好评,也使村内25名行动不便的独居群众解决了基本生活难题。”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荣说。
新闻推荐
结对共建办实事 学史力行见成效市区划协调办扎实为“双报到”社区解难题
今年以来,市区划协调办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