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的莱芜实践系列报道之四

济南日报 2021-12-01 11:33 大字

体制创新盘活农村资产。(陈文刚 摄)

莱芜区以体制创新为抓手,将三农工作放在乡村振兴的全局,统筹谋划,统一布局,集中划定农业高新示范园区,以公司化运作,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在盘活要素市场方面,实现“三权分置”,让生产要素按市场流动;在运营机制上,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运营模式,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农高区”引领全区农业举起“农、高、特”大旗

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早在十多年前,莱芜区就成立了农业高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该区目标建设“四个一流”:一流的种植基地、一流的加工基地、一流的交易基地、一流的研发基地;“三个先行示范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农业改革创新示范区。目前,“农高区”已形成姜蒜产业发展高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姜蒜产业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品种培育、高效栽培、绿色贮藏、精深加工、外贸出口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农高区”共培育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66家。由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20余家高校、姜蒜企业成立的生姜战略联盟,获得省科技厅备案。姜蒜产品涵盖鲜食、调味、保健、洗涤、化妆等12个系列200余种,被列为山东十大农业产业集群之一。

2018年,依托莱芜“农高区”建设的莱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从全国32个园区中以参评分数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并获批创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杨庄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园区内企业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生姜种植科技示范基地、“948”项目(葱、姜、蒜)示范企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兴农计划科普示范单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发展,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作为“三辣一麻”,面积37万亩,产量突破60万吨的莱芜区,以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细、科技精湛、服务精准、装备精良、文化精粹为目标,向着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农业迈进。

目前,全区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进出口超10亿元外贸企业4家,进出口超1亿元企业50家,出口超5亿元企业8家。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88.92亿元,泰丰食品有限公司、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三品一标”有效持证数保持在136个以上,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示范镇5个。

这些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种苗推广、仓储烘干等生产性服务。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引导基地农民实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通过订单带动、保底收益、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形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据莱芜区农业部门统计,全区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体系,带动全区7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像万兴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姜蒜精深加工技术,建设15万平方米的脱水产业园区,引进国际一流的整装脱水生产线,脱水产品年出口1.2万多吨,形成全球资源调配的一流调味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该公司还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让6700户农民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与村民委员会、农户签订基地建设经营合同,其中自属种植基地512亩,合同基地4683亩。公司自建立基地以来,直接建设经营7个镇28个村的近2.3万亩土地,带动种植户8000余户。

打破城乡

“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均衡流动

特色农业的集聚和品牌农业的涌现,推动了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土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莱芜区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三权分置”等改革,促进了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发育,调动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经营服务的规模经营两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莱芜区建立了规范、高效、便捷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明确流转土地的等级、位置、数量等各种指标,形成了规范的市场交易机制。各镇(街道)都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站,60%以上的村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点,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服务网络。乡镇的土地流转交易大厅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发布供需信息。大厅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审查相关材料,指导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建立完善的流转台账,监督履行情况,确保农民权益。通过以上措施,使全区的土地流转实现了由自发到自觉、由无序到规范、由零星到规模的转变。

至2020年,全区共计流转农村土地27.6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66万亩)的41.47%,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51.04%。

至2020年底,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7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达2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0家,纯市级示范合作社173家。2020年底注册成立家庭农场508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7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3家,纯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5家。

莱芜区的薯业种植合作社是上合组织峰会指定的唯一红薯供应商。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对农户以“保护价”收购,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到15%,让农民种植零风险,现已发展到1500余亩,每亩收入达4000余元。

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区龙头企业已直接参与流转或引导流转土地6.7万亩,占莱芜区土地流转总量的45%。

(本报记者亓楠楠)

新闻推荐

结对共建办实事 学史力行见成效市区划协调办扎实为“双报到”社区解难题

今年以来,市区划协调办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