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 昂首奋进莱芜新征程七个“聚力”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新莱芜

济南日报 2021-01-29 11:45 大字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莱芜区实现“从赶上、超越到引领”的关键之年。围绕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莱芜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抓好七个“聚力”,全力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新莱芜。聚力“东强”崛起全力突破实体经济

打造产业地标。高标准规划建设莱芜智造新城。强化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龙头地位,推动项目梯次接续、压茬推进,加快构建“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全产业链条。规划建设数字孪生汽车小镇。启动医药产业园三期和化药园区建设。启动建设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建设不锈钢全链条产业基地。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提升产业能级。深入实施“链长制”。实施“技改提升计划”,重点技改项目66个,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20%以上。实施“数字赋能计划”,重点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5G网络全覆盖,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场景2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项目3个,新增数字化工厂1家、星级上云企业7家。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总量突破300家,培育“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实施“品牌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2件、品牌指导站2个,参与主持制定各项标准2个。

筑牢发展平台。莱芜高新区瞄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快速推进企业集聚,着力健全产业链条,努力在全国、全省高新区排名中争先进位。雪野旅游区精心打造济南“城市会客厅”。莱芜农高区打造济南农业产业新标杆。

聚力内生增长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扩大有效投资。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70个,完成招商引资120亿元。突出抓好8个省级项目、29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大项目50个、投产50个。提高对上争取精准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

激发消费活力。以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导向,有效释放消费需求。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加快齐长城“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中华嬴秦文化园、香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打造鲁中智慧物流集散中心为目标,谋划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加快畅联智慧物流等项目建设,持续壮大现代物流业规模。

狠抓改革攻坚。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区属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有资产。

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长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以上。全力推进重汽技术中心实验室、青岛大学施耐德研究院、医药研发大厦等重大平台建设。力争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人才30人、急需紧缺人才400人、高技能人才500人。

深化开放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以上。鼓励外向型骨干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0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鼓励发展外贸新业态。

聚力品质提升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带多点”总体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启动汶源学校、西关等片区城中村改造,加快棚改旧改进度,推进重工生活区、居民安置区建设,建成公园、城市公厕各4处,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启动济莱高铁莱芜北站、雪野站建设,新建吴伯箫纪念馆道路工程,改建井冈山路、凤凰北路,打通鹿鸣北路、鹏泉西大街等断头路,整治维修城市道路平交口1173个、10万平方米。加快“水城”建设,推进水库河库连通工程,完成大汶河城市风貌带规划编制;启动城区水环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智慧城市、智慧城管建设。深化城市管理改革,擦亮“精致莱芜”靓丽品牌。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聚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促进“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农产品出口加工集聚区建设,建立莱芜生姜、黑猪种质资源库,生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高标准建设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优质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田园综合体2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争创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区。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升改造农村道路60公里、预防性养护200公里,改造危桥窄桥8座,新建污水处理站6座,完成农村污水治理20个村,治理率达到40%。巩固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成果,争创农村饮水安全运营管理示范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区属国企参与乡村振兴模式,建成齐鲁样板村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庄增长10%以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唤醒“沉睡”资源,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聚力环境优化全面增创发展优势

打造更优政务环境。构建主城区10分钟、镇街20分钟政务服务圈。拓宽“一业一证”行业范围,推行“掌上办”、独任审批师制度,优化帮办代办服务,实现重点项目“四证齐发”常态化。着力破解用地难题,确保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举措,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实行惠企政策清单化,深化企业服务专员、法律顾问团等制度,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更美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减排、压煤、抑尘、治车、禁烧专项整治。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持续开展“绿满泉城、美丽济南”城乡绿化行动,完成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8000亩、森林抚育1万亩,厚植生态底色。

打造更佳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多元化金融生态圈。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2家企业在齐鲁和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

打造更好社会环境。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巩固和深化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聚力共建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稳岗就业。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8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00人。

强化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改造提升敬老院5处,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加大对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力度。

发展教育事业。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中考划片招生办法,探索实施共片招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启动花园学校二期、嬴牟小学等新建、改扩建工程8个,改造操场4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落实校长职级制,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引进工程,打造名师工作室,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设健康莱芜。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实施“名医名院”引进工程。建设羊里、鹏泉2处区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提升村级卫生室服务水平,构建“农村重点疾病30分钟救治圈”和“15分钟健康服务圈”。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工程。

促进文化繁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融媒体中心、区文化中心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聚力效能提升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作风、干字当头、务实高效,全面提高政府履职水平。坚持忠诚为魂,坚持法治为纲,坚持实干为要,坚持廉洁为本。(本报记者武希刚)

新闻推荐

守护孩子上学路

每天早上7点,在莱芜区呈瑞大街、胜利北路交会处,总能看到几名身穿“泰钢青年文明号”红色小马甲的爱心志愿者正在...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