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华丽蝶变

济南日报 2020-01-03 11:12 大字

刘持保正在打扫自己的民宿庭院。(刘冰玉 摄)

干净整洁的石板路,清澈见底的小池塘,错落有致的茅草房顶、石头墙的精品民宿,2019年12月30日,虽值隆冬,卧云铺村的景区内,仍不时地有三五结伴的游客踏着青石板沿街观景,广场小集市上村民摆出的高山小米、风干柿饼、花椒、野酸枣,依然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别看现在俺村这么热闹,以前进出村都很难,全是泥土路,拖拉机拉个炭都得七八个人到村口推着往前走,赶茶业口大集,得花上半天的时间。现在旅游道路通到了山顶上,公交车来到了家门口,特别方便,多亏了咱村的生态旅游开发。”卧云铺村党支部书记王子吉说。

卧云铺村在莱芜、博山、章丘交界处,由于地势高、村庄闭塞,是茶业口镇名副其实的穷山村。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外出打工,使得古村落一度变成了没有人气的“空心村”。但卧云铺村自然资源丰富,山上特有的石头叫“十八行子”,层层分明、薄厚不等、色泽不一,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用途。为了养家糊口,很多村民就靠上山采石或加工石料挣钱,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山体的破坏。

自2015年以来,党委政府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性开发建设,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修建了9.74公里的旅游道路,淄博、济南的自驾游游客也来到了远离城市的村庄,原本没落沉寂的村庄一下子活跃了。

路通了、人多了,在外打工的人有了回家“靠山”吃饭的想法。2017年,村民刘持保响应环保号召,关掉了自己经营20多年的石料厂,处理掉了生产机器。有着多年石料加工和装修经验的他自己画起了改造图纸,投入50余万元,把村里闲置了30多年的老房子重新装修翻新,改造成了民宿。刘持保对记者说,借助村里的生态旅游产业,分一碗“旅游饭”,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当年夏天,来自济南等周边城市的游客陆续光顾了刘持保的小院,一共5间客房,每间300元,餐费每位50元,半年下来,老刘共收入近3万元。刘持保说,这家民宿不仅让他挣到了钱,还让他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有个曾经住过老刘民宿的西双版纳朋友,多次邀请老刘冬天去感受下西双版纳的温暖,去年11月底,老刘带着老伴去西双版纳玩了半个月。“这几年一直在忙活生计,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西双版纳是我的第一次旅行,真的是俺村旅游资源带给我的福利啊。”老刘笑得合不拢嘴。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而且供不应求。“以前眼瞅着满树的红香椿没有人来买,现在每斤能卖到4元,游客还喜欢自己采摘;以前卖不出去的山韭菜花经过加工,今年至少收入5万元;以前留不住人,现在修建了民宿,外地的游客都能住上好几天,生意越来越好了。”云开日出农家乐的刘老板高兴地说。

卧云铺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投资商前来投资,旅发集团在山上建起了高标准的民宿云中居,里面配有咖啡厅、甜点、餐饮、住宿,把乡土文化元素与城市文化元素合二为一,在朴素的农家小院里既能淋浴、用电器做饭、睡标准舒服的大床,也能够去邻旁农户家里烧火做饭,在土炉子上炖鸡,乡村风与城市风的融合让传统村落大放异彩。“节假日都得提前三四天预订,当天来是绝对没有床位的。”旅发集团工作人员孙萍说。

保护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卧云铺村每一个村民都切身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73岁的村民刘持保从景区建立初期就负责节假日期间的道路疏通,“每年节假日都得堵车,进村7米宽的旅游路,需要及时疏通,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刘持保说他没寻思种了一辈子地,年纪大了还能发挥余力为村庄旅游发展做点事。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有4间房子,明年准备按民宿的标准收拾出3间搞民宿,这样旅游旺季也可以招待四面八方的游客,增加收入了。

(本报记者 刘冰玉)

新闻推荐

攀高联强 借梯登高 管窥莱芜区实业强区之做好“高”文章

正泰线缆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缆。(本报记者张铭通讯员魏文晴摄)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决定了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