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茫茫“绿海” 记莱芜区国有吉山林场森林消防队员宋涛

济南日报 2019-04-12 11:34 大字

全副武装的森林消防队员宋涛。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畏艰险,逆行而上,在熊熊烈火中创造奇迹。

他们在山林中奔跑,与大山为伴,与森林相依,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茫茫的“绿海”。

4月9日,在莱芜区吉山国有林场,记者见到了森林消防应急队吉山中队的消防队员宋涛。他身穿橙色消防服,正在整理装备开始一天的巡护任务。

一日为兵终身是战士

1990年出生的宋涛出生在苗山镇东杓山村,初中毕业以后参军入伍。5年的军旅生涯很快过去,宋涛退伍后回到了老家,干起了装修。“干装修也挺好,但是当兵当习惯了,喜欢那种军事化的管理,恰巧2015年区里招消防队员,而且只要退伍军人,我就报名了”。现如今,宋涛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森林消防员。

“林区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统一食宿,24小时备勤。跟当兵时候差不多。”宋涛兴奋地说道。

在外人眼里的严格辛苦,在宋涛看来都不是事,29岁的他,眼神里充满了坚毅与自信。

深山里修炼灭火本领年轻小伙成消防“专家”

“别看我们的防护服跟一般消防队员的差不多,但是我们使用的工具大不相同。”聊起自己的工作,宋涛打开了话匣子。

灭火的方法多种多样,宋涛说起来如数家珍,目前森林灭火主要采取机械灭火和以水灭火。机械灭火使用的是风力灭火机,配合干粉灭火弹一起使用。

“在火势逐渐扩大时,可以先用灭火弹压制火头,然后用风力灭火机扑灭。它的风力大,功率高,一台机器扑救的效率相当于10个人。”宋涛说。

“最好的灭火方式还是以水灭火,更加彻底,而且非常环保。”宋涛向记者讲解道。

目前,莱芜区国有吉山林场在分区都设置了固定的消防储水罐与蓄水池。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所有储水罐和蓄水池已经全部灌水,确保消防人员灭火时能就近取水。

虽然灭火设备更加强大,防火设施也更加完善,但是在灭火行动中,最终依靠的还是这群消防队员。

“我们现在天天都得巡逻,一出去就是一整天,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时刻提防火灾隐患,遇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虽然天天巡逻,但是从宋涛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疲惫。

“我们这些消防队员都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都时刻绷紧了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虽然很累,但是我们都习惯了。”宋涛说,队员每天除了完成巡护、设置防火隔离带等任务外,还需要向附近村民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森林火灾的危害等知识。

时刻坚守“火线”做最美“逆行者”

今年,已经是宋涛从事消防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他也经历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时刻。

“有一年外地发生一起火灾,我们中队被派去打增援,当时风很大,整个山都着了,参与灭火行动的得有上千人。”聊起当时的场景,宋涛依然历历在目,“当时火势很凶,火焰都窜起十几米高,我们在旁边灭火的时候,脸烤得生疼。消防车、直升机都用上了,我们4天转战了三个区域,背着20多斤的灭火机满山跑,累了就在草窝里躺一会,吃饭也是随便对付一口。”等山火扑灭后,宋涛等消防队员已经是精疲力尽,脚上磨起了水泡。

干一行,爱一行,如今宋涛已经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现在的工作中。宋涛说,“我在我们队里算年轻的,还有很多老消防队员坚持时间更久,经验更丰富,我们这些小辈,没有理由不好好练习本领,一定要传承发扬老一辈消防人的精神,扛起护林防火这面大旗。”(本报记者 张晨)

新闻推荐

茶业口镇机关干部上街大扫除

本报4月11日讯(记者吕娜通讯员刘阳)为进一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近日,莱芜区茶业口镇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全体...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