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美乡村 产业富民正当时
□记者 武希刚 赵冰 摄影 张晨 张宗珂
井峪村隶属莱城区高庄街道,位于莱城西南10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南5公里处,东、西、南三面环山。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汶南保·井峪。”明朝中叶,亓姓建村。村内有一石崖,崖下有一山泉,泉水长年不断,且清澈甘甜。村人在泉旁立一石碑,上刻“泉龙庄”字样。后来,人们在泉的周围挖井多眼,并且都在山峪之中,故名井峪村。
▲山楂厂负责人介绍产品情况
莱芜市惊蛰汉方酿造厂董事长孟宪河介绍天然古法酿造流程
井峪村有两宝,吃不完的山楂,吃不够的“古酿”。
说山楂吃不完,意思是说,井峪村山楂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
说“古酿”吃不够,则是因为该村有一家拥有130多年酱油制作历史的“孟氏酱坊”,采用天然古法酿造出的酱油、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味香质高,广受追捧。
老百姓之所以对村里的山楂和“古酿”评价如此之高,这还得从村里的种植传统和招商引资工作说起。
井峪村耕地少、山场面积大。从祖辈起,老百姓家家都有种植山楂的传统。“有十几家种植户的山楂年产量在一万斤以上。”村党支部书记亓同斋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土地流转,包括山楂种植在内的许多特色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由于井峪村三面环山,运输不便,再加上价格等因素,多产的山楂并没有给井峪老百姓带来更多收入。
一切在2014年有了改观。常年在外做生意的亓同斋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对上争取,同时带头自掏腰包,修建了长约1公里的水泥路。路虽不长,但却与邻村鲁家庄村的公路连接起来,成为井峪村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在此基础上,在包村干部的帮助下,2015年、2016年,井峪村进行了小街小巷集中治理,村里道路实现了全面硬化。
“多少年了,出行一直不方便。现在好了,村里能进来车,也能出去车了。”村民段明海说。
道路畅通了,上门收山楂的多了起来。还有更让井峪村村民高兴的事情——依托丰富的山楂资源,村“两委”班子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入山楂加工厂,同时成立了莱城区煜怀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但消化掉本村的山楂,连带着周围几个村的山楂种植户也跟着受益。
改变还不仅仅这些。
得益于井峪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亓同斋的推动下,莱芜市惊蛰汉方酿造厂落户井峪村。厂子的落户不但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就近安置村民就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我们的产品对水源和空气都有很高的要求,井峪村条件很符合。再加上村‘两委’班子领导多次上门对接,感动了我们,所以最终选择落户井峪村。”莱芜市惊蛰汉方酿造厂董事长、“孟氏酱坊”第五代传人孟宪河说。
没有产业就没有发展,没有产业村集体收入就得不到保障,为老百姓服务也就无从谈起,成了无水之源。对于这一点,亓同斋看得格外清楚。
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井峪村村民的认可,杨群就是其中一位。南部山区旅游开发让他看到了机遇,闲谈中,他透露出,要依托本村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希望让游客进得来,待得住、带得走。“我们村有山、有水、有长城,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杨群说。
“井峪村山水资源丰富,要发展,就得有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要抢抓南部旅游开发机遇,以‘鲁长城’保护开展为带动,大力发展集采摘、食宿和餐饮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亓同斋说。
新闻推荐
牛泉镇把解决中小学学生午餐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加大投入,规范管理运营,切实方便师生用餐,解决家长送饭难,提高校园食品安...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