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如一日,“匠心农人”接力打造“汶南生姜”品牌三代姜农 一张名片
□本报记者 时晔然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依靠传统种植的汶南生姜逐渐走向没落,生姜种植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汶南村80后村支书亓新华返乡创业,发扬时代“工匠精神”,传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唤醒了沉睡的“汶南生姜”。
11月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物美集团有限公司,一场开标会正在进行,来自高庄街道的汶南生姜专业种植合作社,将与全国十多家农产品公司,争夺一个生鲜供应商的名额。“这次‘进京赶考’,是我们重振汶南生姜品牌的里程碑。”亓新华说。
东汶南村种植生姜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生姜的发源地。1960年2月13日,中央农业部、商业部在莱芜召开八省二市姜、蒜、葱生产现场会,期间东汶南大姜以块大、皮薄、产量高、色鲜、肉嫩、辛香、味美得到与会者的好评,被列为名贵产品。在国家的号召下,先后有100多位东汶南农民携带姜种,远赴潍坊,安徽、河北等北方省市推广生姜种植。“但凡是自己会的,即便是‘祖传秘方’也会倾囊相授。”亓新华说。他的爷爷亓安德时任村长,除了负责全村农技员的调度,还亲自到北京指导生姜种植。在老一辈的不懈努力下,生姜种植在北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推广开来,“汶南生姜”的名字也逐渐享誉全国,成为各地争相引进的苗种。但由于当时政策限制,村民以物物交易为主,用生姜来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国家下达计划指标,每年是80万斤,我们把生姜上交到村里的供销社,自己剩不下多少。”亓新华说。
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东汶南村出现了众多靠贩运和销售生姜发家的“能人”,涌现出“闯关东”的热潮。先后有300多名村民,把集中采购的生姜运到沈阳、哈尔滨等城市销售。为了保证生姜品质,他们用棉被裹住生姜,抵御东北的寒冷天气。如果发生损坏,他们宁愿自己食用也不卖给顾客。“每位村民都对生姜很敬重,不想玷污汶南生姜的名声。”亓新华说。
凭借着优异的品质和信得过的人品,驱寒又养生的汶南生姜成为东北人的抢手货,即便市场价高达每斤3元依然供不应求,最初租下的那家店铺也拓展到整条街,形成了沈阳最早的蔬菜批发市场。“我母亲在家种地,父亲带着十几位亲戚朋友参与购销,全家一年下来收入在五六万元。1990年我们买上了两辆摩托车,还盖起了二层小楼,跟着干的也都翻盖了新房。”亓新华说。
可好景不长,随着全国生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加之没有抓住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依靠传统种植方式的汶南生姜失去了市场优势。进入新世纪,在“打工潮”的影响下,像亓新华这样的年轻“姜二代”们纷纷走出农村,汶南生姜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销声匿迹。
起初,高中毕业的亓新华跟随父亲到广州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过几年的打拼,用手头的积蓄在聊城和莱芜先后创办了6家公司。2014年末换届选举,他毅然听从组织号召,顶着全家人的反对,回到阔别十几年的家乡当起村支书,带领村民干事创业,补上民生短板,使东汶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决定利用汶南生姜的资源优势,发展生姜产业。
“咱富了,不能忘了父老乡亲。”亓新华说。
2016年,他带领五名“姜二代”返乡,成立了标准化的生姜专业种植合作社,带领二十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山东大学教授徐坤的指导下,培育出四季不间断供应的即食“蔬菜姜”和新品“老姜母”,一下子在淘宝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两年时间年销量突破了4000万元。10月14日,在“苏高奖”中国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上,汶南生姜三产融合项目获得铜奖,消息一出,订单和合作纷至沓来。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发展田园综合体,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村民土地入股分红,实现共同富裕。”亓新华说。
新闻推荐
32年坚持记录工作,不经意间见证小城发展 珍贵的36本工作“档案”
□本报记者张鸿儒亓莹莹11月6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档案专家吕守和先生的工作单位———莱芜市档案局。吕守和轻轻地打开办公...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