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伯父
□张萌
2018年6月14日晚上,没来由的,我联系在剧团工作的堂哥,说想去看新戏,并问及伯父近况。堂哥说:他还好,现正在外地演出呢。第二天我才知道,就在我和堂哥通话的那一刻,伯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伯父是一位戏曲演员,但他早年的从艺之路非常坎坷。爷爷原配不育,奶奶为继室,膝下有一女四子。四兄弟中,伯父行三。可巧的是,大哥二哥都喜欢吹拉弹唱,都是早年庄户剧团里的积极分子。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年龄尚幼的三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戏子在村民心里,仍属于下九流,农闲时节玩玩行,若当做整事,自然会被视为不务正业。这也难怪,那时伯父考中县剧团的录取信竟被爷爷撕了。而伯父却更加执拗,死扛到底,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了莱芜梆子剧团的一名演员。
“俺有个会唱戏的大爷!”从小到大,逢人谈起时,我常常这么说。在我很小时,伯父一家就进城居住了,留下村里的老宅。时过境迁,很多事在记忆中模糊了,印象最深的是过年时。那时奶奶不愿去城里,春节前后,伯父一家便回村来与我们团聚。“俺城里会唱戏的大爷家来啦!”碰到玩伴,我定会像个广播匣子那样广而告之的。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呀:他这一回来,给我带来了大额的磕头钱,带来了大电视,更带来了城里的大世面。八十年代,电视在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中还很稀罕,尚在小学的我,几乎每晚赖在他家那17英寸的黑白电视前,看《神雕侠侣》,一直看到没了台,才被大娘“骂”回家睡觉去。父亲一定会对我这些个不懂事加以训斥的,伯父每次遇到,一定当我的保护伞,“孩子天性,玩一霎怕啥?你别自己一心焦就熊孩子!”然后就收起怒容,眼里裹着笑,对我说,要带我去城里。
去城里!一个农村娃有了期盼。眼巴巴盼了几年,伯父的提议,回回都被父亲回绝了。记不清哪一年了,我年龄大了一点吧,也许是父亲感觉我不那么皮了,又好像是那年期末考试考得不错,他终于松了口。春节一过,我就坐上伯父找来的大车,跟他进了城。热闹的车站和官寺商场,矗立在街边的百货大楼,特别是元宵节街上的花灯,玉壶光转,看不尽的满街鱼龙舞呀!当时恨不得多生出几只眼睛来。终于还是在街上走丢了,把我找回来时,大娘一个劲地数落,又是伯父笑呵呵地给我打圆场:回来就好!他还是个孩子嘛。记得那时,一有委屈,只要有伯父在,他笑着一开导,他的笑容和话语仿佛具有一种天生的魔力,我心头那些小阴霾就立马烟消云散了。甚至有人跟我打趣说:这不奇怪,他是演员嘛。我说:他是演员,更是俺大爷呀。回家后,我又当起了广播匣子:你们进过城吗?俺城里会唱戏的大爷带俺去的!……
父亲确实与伯父时有龃龉。父亲眼中的三哥,少时顽皮又倔强,成家后又不大顾家,上了年纪还是。二十多年前,奶奶沉疴难起,伯父却有重要演出回不来。父亲很生气,但他后来知道,伯父是强忍着牵挂与心痛,坚持把自己的角色演完后,飞奔回来的。所幸奶奶临终前,还见着了他最后一面。她的病床前子女五人全了,伯父心中稍安,父亲也是,但还是不能完全原谅伯父。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去年春节前。当时大伯母去世,伯父一家回村吊唁,返城时一定要过来看看父亲(父母随我在镇上的学校里住)。我家住四楼,伯父也年近八十了。他握着我的手上楼,温热而有力。但他双腿微颤着,每上一层,便在拐角处稍作停顿,把气喘匀了,再往上爬。父亲见他气色不太好,一改往日金刚怒目式的抬杠,语气温和了许多:你都四世同堂了,身体又不好,也不歇歇,还出去演呀?而且还都是分文不取,你图个啥?伯父哈哈笑着:咱就好这一口哇!是乡亲们还看得起咱啊,只要还愿意听我这老头子唱,只要我还唱得动……
他终究没有听父亲的,根本没有好好在家休养身体的意思。
不幸还是发生了:伯父当时是在参加一场公益演出,正在表演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他一生热爱的戏剧舞台上。他的猝然离去,省却了家人病床前的侍候,却带来无尽的惋惜与伤痛。
平时要是没这么累,那晚要是没接受邀请……
还是别假设了,以他的脾气,这是不可能的。
作为他的子侄,我们只要见到伯父,必会听到他的谆谆嘱托:不要惦念和顾及他,管好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照顾好各自的父母。推己及人,宽人律己,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伯父生前也是一直这么做的。伯父曾留下遗嘱:不开追悼会,不收礼金,不置墓地,骨灰不留,直接撒入江河,回归自然。但让人吃惊的是,在他的遗物里,竟还发现了这样一张红色的“遗嘱卡”:“儿女且记,父无论和哪家演出团舞台献艺,如出现身体不适或其它情况,不要找对方麻烦,自行处理。父留言。”
原来伯父在退休后,特别是知道自己心脏不好时,就手写并自制了这张卡,只要有演出邀请,他就带在身上。卡的正反面都写着同样的43个字,字字千钧。
我们现在已经深知他的用意了:社会上老人讹诈事件时有发生,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伯父,总是告诫子女,无论受邀何处演出,万一发生特殊情况,是自己身体所致,与别人无关,不能赖人,更不能讹人。但谁也不曾想到,他竟将口头嘱托制作成卡,随身携带着。
伯父唱了一辈子,但我从未在生活中听过他唱戏。我甚至没有完整地看过他出演的任何一出戏。就连后来由山东电影制片厂拍成经典戏曲电影的《红柳绿柳》也是。他一生塑造的五十多个古装和现代舞台艺术形象,我能说得上来的也寥寥无几。至于早已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莱芜梆子——— 这一知名地方剧种,我得老老实实地说明:我是先知道伯父会唱戏,才知道有莱芜梆子。
“我有个会唱戏的大爷,他叫张洪展。”逢人谈起时,我还会这么说。
新闻推荐
新赛季 新思路 新平台2018全民徒步大赛秋季赛报名通道9日开启
晨刊讯(记者张杰)8日,记者从“山水相约莱芜走起”全民健身徒步大赛组委会了解到,全民徒步秋季赛报名通道9日起正式开启。值...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