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小山村里唱大戏
高温天气,露天演出仍然吸引了数百观众(姚慧华摄)透过厚厚的妆容演员脸上流下豆大的汗珠(王建国摄)7月27日,进入中伏第一天的淄博,因断断续续的降雨更显闷热,然而却丝毫未影响到博山经济开发区域城镇桃花泉村数百位演戏人和观戏人的热情。连续一周的莱芜梆子戏演出,让这处古朴的小山村比这火热的天气更“火”。
桃花泉村三伏天里的“文化热象”
上午9:00,记者来到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的桃花泉村西头,400年树龄的老槐树下,早已有数百位热心观众树荫下等候。蓄水池对面的戏台后,梆子戏演员们正在上着厚厚的油彩妆,一个个脸上挂满豆大的汗珠,紧凑、认真地做着准备,还未登台演出服早已被汗水反复湿透。
“连续一周的演出,今天接近尾声。虽然天气酷热难耐,不时还突降暴雨,但现场观众打着伞、躲在桥下也要看完,有时还会递纸条希望我们加戏,让我们心里特别感动。”71岁的老团长崔林德感慨地说。他向记者介绍,桃花泉村唱莱芜梆子戏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很深的渊源。1950年,为了庆祝桃花泉乡成立,从外边请来剧团唱戏三天。村里人有了自己成立剧团的想法,经过酝酿组织,请来师傅学起莱芜梆子,1954年,桃花泉业余剧团正式对外演出并获得成功。此后相继排演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京剧,彼时,这样大规模的剧目,不是专业剧团很难排演,而桃花泉村却做到了,引起不小轰动。
崔林德是剧团的第三代演员,如今80多岁的老演员仍能登台演出,年轻演员也已发展到第四代,每年两次自发回村的公益演出,让观看莱芜梆子成为村民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爱戏人前来。许多老戏骨已进城居住,一到下乡演戏,都毫不犹豫地返回村子参加,即便三伏天,也从不缺席。
21个专场比温度更高的是热情
9:30,演出正式开始。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现场逼近40℃的高温,却难掩台上台下的激情。相机、手机拍照声,观众叫好声不绝于耳。“我们村现在留守的也就百余人,现场来的数百人都是外地专门来看戏的。”一位村中的老者告诉记者。
持续一周的演出,从早到晚每天三场,光挂在墙上的节目单就有足足12张,记者看到《牧羊圈》《砸蛮船》《双雪山》等十几幕历史传统剧,几乎场场不重样。演出时间自7月21日至27日,上午9:30—12:00,下午3:00—5:30,晚上7:30—9:30。内容丰富的节目单、密集的演出场次,足见剧团的用心、用力。酷热的天气,偏僻的小山村,简朴的演出环境,民间剧院演出大剧目,却引来八方观众,也便不足为奇了。
“别的地方都没有演的,只有咱们桃花泉有。唱戏唱七天,不带重样的。白天来看的都是村里的老人和放了暑假的孩子,晚上很多年轻人会开车特意来看戏。”今年70岁的村民盖元社满是自豪地说。
端坐在小马扎上,聚精会神听戏的12岁男孩蒋怡凡吸引了记者注意。“我在博山一中读书,每到暑假都会到桃花泉村的奶奶家住,来听戏是最主要的。这次演出我跟团长要了个角儿,好好学争取明年也能上台唱。”他告诉记者,自己曾跑过龙套,特别喜欢也特别想进一步学戏,这次的一周演出他天天都来,也得到老演员们的无私指导和鼓励。
“到这个村以后才知道,他们年年都唱戏,是从50年代就有的传统,一代一代传帮带,老中青传承着唱下来,形成了如今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房管局驻桃花泉村第一书记高守峰告诉记者,这项传统文化活动,以民间自发力量为主。一段时间以来,这种返璞归真的演出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开来,即使在这高温三伏天,也吸引了不少周边区县的观众纷至沓来,加之桃花泉村特色的石头民房,很多来了的人都流连忘返。
文化下乡,走街串村,桃花泉村这一自发的文化盛事,也得到博山区文化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将对其进行更为系统的专业指导和扶持。区文化局主要负责人也多次实地调研并与之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创新交流探讨,这一文化阵地将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独具特色的舞台。
小剧团带动乡村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名气越来越大的桃花泉业余剧团,也让山清水秀的桃花泉成为三伏天里淄博人听戏避暑的好去处。(晚报记者赵瑞雪通讯员燕飞翟慎忠)
新闻推荐
7月25日,市双拥办、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家走进驻莱某部队,开展“书法进军营”双拥活动。活动现场,近20名书法家挥...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