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山东莱芜维达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由国内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商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维达集团在国内战略布局的第9个生产基地,主要供应冀鲁豫、苏沪皖等10多个省市。 (记者 张宪政 摄)
当前,莱芜市以莱钢、泰钢、九羊等企业为龙头的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技术提升、产品优化,产业持续向高端优质化迈进,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4.1%。与此同时,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莱钢粉末为代表的新材料、以阿尔普尔为代表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以珅诺基为代表的生物与医药、以全域旅游为发展契机的旅游文体等新兴产业规模不断膨胀,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支撑、新引擎。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莱芜市出台《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文水说,“市委市政府做出推进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经过了充分调查研究论证,既立足莱芜市的传统产业优势,又充分发掘新兴产业的潜力与活力,完全符合经济规律,完全符合莱芜实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莱芜市的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要素,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尽快形成龙头带动、链条完整、规模扩张、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快建设、快达效,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为此,莱芜市将加快十五个重点产业集群、十个重点产业项目、十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其中,十五个重点产业集群包括精品钢、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粉末冶金、高档无纺布、先进塑机制造、无机非金属材料、节水灌溉装备、特色农业、通用航空。
十个重点产业项目包括莱钢钢铁产业提升工程(莱钢技改项目、10万吨高性能合金特种粉末二期项目)、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泰嘉不锈钢深加工二期项目)、阿尔普尔中德清洁能源小镇、山东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正泰北方产业园、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扩产、瑞青科技年产50万台新型节能高效汽车空调压缩机、绿地雪野湖健康旅游小镇、健康食品产业园。
十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济莱高速铁路莱芜段、大汶河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城区外环路、城中村(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凤城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文化路公铁立交综合工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滨莱高速、京沪高速、青兰高速)、通用机场改造提升工程、鲁中铁路物流园、莱芜高铁新区。
未来,莱芜市将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都将大幅提升,全市进入全省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
人才环境更优。引才育才机制更加健全,人才总量和质量大幅改善,聚集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专家。
品牌提升战略深入实施。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质量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质量标杆企业、一批管理体系健全、拥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质量创新型企业、一批质量基础牢固、质量管理规范的质量成长型企业。
环境建设更美。努力打造莱芜文明、美丽、健康的独特魅力,坚持以宜居宜业为目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推动城市建设从“扩规模”向“提品质”转变,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建好城市“会客厅”,美丽乡村“大花园”。
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实验方向和重点任务,结合莱芜市实际,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动能转换路径,在振兴实体经济方面积极实践。探索建立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在优化创新创业制度环境方面积极实践。探索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模式,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积极实践,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作贡献。
记者点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才能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为产业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壮大夯实根基。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着力打造创新这个新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产业蕴藏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让创新成为强大的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开掘源头活水。
高端声音
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是不要速度。和跳高需要助跑一样,经济发展也要保持一定速度,才能向上拓展高度,才能有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以追求速度为中心,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将精力集中于发展质量。“落后的生产力”需要速度优先,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质量和效益优先。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
企业在行动
莱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2018年,莱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确立了“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这一核心目标,立足产业和区位两个优势,继续秉承环保、高效原则,实现高标准发展。
●计划新建商品猪场一处,发展温氏家庭农场50家左右,温氏总部及饲料厂的主体工程争取年内全部建成,实现所有猪场采用高效工厂化猪场建设模式,猪场用工降到100人,人均饲养母猪100头,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山东得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突出创新升级,着力做大做强。以绿色环保为方向,着力研发清洁供暖产品主打产品,叫响“分户式供暖专家”品牌,全力打造动能转换典型示范企业。
●注重产品研发,增强产品实力。在保持产品高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以产品创新推进采暖革命。
记者 郝磊
新闻推荐
□记者时伟在计划生育战线上,他资历不深,2016年才开始担任镇计生办主任、计生协会秘书长。但在短暂的时间里,他积极钻研业务...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