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河与汶河在这里各奔东西:走进莱城区和庄镇横顶村

鲁中晨刊 2018-03-24 09:20 大字

□记者 时晔然

村西村东“两重天”

玄武庙下的“宝井”

“桃王”之乡

村庄名片:“一个雨点分两半,一半入淄河,一半入汶河。”这句流传百年的古谚语,是横顶村独特地理现象的真实写照。横顶村位于莱城区和庄镇,坐落于泰山余脉,横跨汶河与淄河分水岭,故名为“横顶”,淄河与汶河在这里相逢之后就各奔东西。据《莱芜县志》记载,横顶村千百年来从未出现过大旱大涝,年年风调雨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地处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是军队重要的补给点。目前,横顶村有690口人,耕地998余亩,村民以种植蜜桃、旱地西红柿、山豆角为生,其中出产的“红冠”蜜桃享誉全省,每年举办的“桃王”大赛更是让各地游客慕名而来。3月8日,本报记者深入和庄镇大山深处,揭开这座古村的神秘面纱。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一场降温不期而至。冒着飞舞的小雪,走过田野阡陌,我们来到莱城区和庄镇横顶村。一入村,首先看到的一座玄武庙,它位于村子的东头,是全村地势的最低点。村西属汶河流域,村东属淄河流域,两边的自然特征大为不同。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出村往西,沿着010乡道走上5里,便来到汶河。一路上我们看见很多老槐树,需两人合抱才能围住,经过岁月的侵蚀,大都已中空,如今这些古树都被编号,并用栅栏保护了起来。“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大队书记就站在这些大槐树上讲话。”70岁的横顶村村民栾兆堂说,“那时候没汽车和电视,村里安静得很,一嚷嚷邻里老少都能听见。”汶河两岸是陡峭的山坡,由于此时仍处旱季,河道已基本干涸,只剩下涓涓细流,河床内巨石嶙峋,周边只零星分布着一些农田,并没有村舍民居。“汶河河道狭窄,水位落差大,如果雨季来临,湍急的水流就会溢出河岸,发生洪涝灾害,这就是汶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村民孔祥军说。

出村往东,同样走上5里,便可见到淄河。与汶河流域不同,淄河水面宽阔,波澜不兴,岸边房屋林立,是和庄镇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如此一来,同样是两条河,相距仅4公里,淄河这边水资源丰富,生活条件较好,而汶河那边相比较就只能靠天吃饭,这种现象正好印证了“一个雨点分两半,一半入淄河,一半入汶河”的古谚语。“淄河这边打井3米就能见到地下水,汶河那边打了80米还没见到水,所以村里所有的民居都集中在东边。”孔祥军介绍说。

村东头的玄武庙,相传是明代建村时修建,经岁月磨蚀,原来供奉的神像已荡然无存。据庙内石碑记载,该庙始建于顺治五年,康熙五年、嘉庆十年都曾修过,2001年村里筹款5万元再次整修,恢复原貌。庙宇平日不对人开放,只有每月初一和农历三月三才能供人拜谒。庙的下方还有条暗道,暗道的入口在庙宇的最东端,整个暗道穿过大殿,到达东墙根下的出口。暗道的中间有个古井,村里的老人介绍,当初是先挖的井,后建的庙,玄武大帝神像恰好坐落在这个古井之上,因为玄武大帝是水神,所以要坐在水井上。“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暗道里爬进爬出,搬开古井上的盖子,往里扔个石头,老半天才能听见落水声音。”栾兆堂说。据村里老人介绍,横顶村地势西高东低,每当雨季,村里面的地表水都会从暗道西口流入,东口流出,经过古井时则会补充地下水。

横顶村地下是玄武岩结构,经过地壳挤压形成诸多裂隙,这些裂隙能够很好地储存浅层地下水,适合挖井取水。果然,在村子东面不远处的田地里,我们见到另外几口古井,井水仅距离地面2-3米,井水清澈,甘甜可口。玄武庙下的古井,与这些露天古井通过裂隙相互补给水源,井满则会外溢,流向村外,不会形成涝灾。这样以来,玄武庙下的古井就起着调节整个村子的水平衡作用,做到雨季不涝,旱季不旱。“要说我们村谁种蜜桃最好,还要属邴业永,他是村里的老书记,干了30多年了,去年刚退休。”孔祥军说。此时,在村东丘陵地上的一处桃园里,70岁的邴业永正推着粪车,准备为桃树追肥。20多年来,他家的7亩地一直种着蜜桃,“外地的蜜桃甜但是个头小,本地的蜜桃大但是有些涩,我就想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又大又甜。”邴业永说。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成功培育出新品种的蜜桃,这种蜜桃不仅色相好,而且又大又甜又脆,特别耐储存,村里取名为“红冠”蜜桃。在他看来,种蜜桃要用农家肥,而且要勤浇水,勤追肥,树的间距也要讲究,这样才能种出绿色优质的好蜜桃。

在和庄镇举办的三届“桃王”大赛中,他有两届夺冠,是全镇名副其实的“桃王”。“别人家的蜜桃1斤以上就算大的,他家的每个都在1斤左右,最大的有1斤半。”孔祥军说。去年,邴业永家的蜜桃大丰收,每亩地收获6000多斤,卖了6万多元。

目前,横顶村230户村民种了800亩桃树,村里建起了蜜桃批发市场,每当桃子收获时节,周边地市的水果商贩都在这里云集,蜜桃供不应求。村里很多人也开始通过网络销售自家的蜜桃,足不出户就能将蜜桃销往全国。不仅如此,村民也开始搞多样化种植,种起了附加值更高的旱地西红柿和山豆角。“我女婿把我种的山豆角运到淄博张店去卖,一斤能卖到3.5元哩,现在种地可有劲头了,日子红红火火。”栾兆堂笑着说。

图三

图二

图一 上五里桥建于清代,相传是当地乡绅为行善,方便居民出行而修建。图二 玄武庙内的国槐,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图三 村西汶河河道内怪石嶙峋,水位落差大。记者 时晔然 摄

新闻推荐

莱芜新华保险11万元及时赔付,让爱延续

□记者陈昌业通讯员王会超孔维辰家住口镇的黄先生平时以种地为生,偶尔打点零工,家庭虽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早在2008年、2011年,黄先生就在莱芜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给自己投保了红双喜A款、新C...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