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把做大做强做优十大产业作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抓手 聚焦十大产业推进动能转换

莱芜日报 2018-03-24 08:07 大字

□本报记者 朱虹

2月23日,新春上班第二天,莱芜市迎来年初工作的重头戏———1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这10个项目既有中型轧材生产线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也有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盘古电商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

这些项目是莱芜市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竣工投产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莱芜市因钢立市、因钢兴市,钢铁产业一度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为优化产业结构,再造发展动能,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从2015年开始提出“推动十大产业振兴提升”的工作思路,将钢铁生产及深加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列为全市十大产业,重点打造和扶持。

据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市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不断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十大产业振兴提升,争取利用几年时间,再造一个“新莱芜”。

瑞典宜家家居餐刀取材泰钢

2月23日,泰钢不锈钢销售公司将一批不锈钢运往广东揭阳一家制造企业。经过揭阳企业的打磨,这一块块亮闪闪的钢板会变成一把把精致的西餐刀叉,配送到全球连锁的瑞典宜家家居各分店。

现在,高端不锈钢是泰钢的“主角”。它不仅是出口西餐刀,也是美国哈雷摩托车刹车片最好的原料,一些大型器械防腐蚀内壁也用这种钢种。“这类钢种每月销量在500吨左右,吨钢利润在2000元左右,比普通钢种高500-800元。”销售公司总经理张立军说。去年,泰钢在个性化钢种开发、加工上延伸业务领域,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后,泰钢集团在企业上下展开了新一轮的思想大讨论活动。尽管在不锈钢生产加工领域,泰钢已站稳了市场,但单纯的“来料加工”已经太落后,卖钢材不如卖产品,在打通终端产品这最后一步上,泰钢还是空白。

企业想再发展,就必须在提高产品品质同时,不断延伸上下游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向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和绿色化发展。

去年初,泰钢集团和广东宝嘉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泰嘉科技新材料80万吨冷轧不锈钢板材深加工项目,使泰钢从传统的炼铁、炼钢向热轧、酸洗、冷轧产业链延伸生产链条。项目全部达产后,高端不锈钢产能占比将达到百分之六十,名副其实地成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提升的新抓手。

鲁中新药谷:从“无中生有”到“由大变强”

在十大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莱芜市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的典型。

2月初,位于莱城工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的禾宝药业拿到了省药监局护肤产品批号。有了这张通行证,禾宝药业就能甩开膀子忙生产了。

这家主要从事高端中药药妆产品产业化生产的企业,选用本地最常见的丹参、金银花等30多种中药材,萃取精华,提炼成能淡斑养颜、修痕提亮的中医医学护肤品,销往全国各大医院。预计本月中旬,产品就全面投产。

生物医药产业经过5年发展,已经有11个项目聚拢医药产业园,连国内最大的医疗企业民间组织独墅联盟也将山东分盟落到了医药产业园。“鲁中新药谷”已成为一张新名片。

发展势头向好的同时,不足也摆在眼前。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十大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数据,生物与医药产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43.74亿元,不足十大产业总量的百分之三。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5.32亿元,不足百分之二。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7.91亿元,仅占百分之六。这说明这类产业个头小,实力不强,缺少有影响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逐步提高这些产业在十大产业中的占比,加强政府部门、产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的合作与互利,实现产业发展全层次、服务多方位。

政府也可以设定科学的评判标准,对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企业给予多重奖励,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推进全市产业转向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部门联动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合力

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后,莱芜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成了热门部门。研究编制《莱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完善十大产业振兴提升督导考核办法、制定今年十大产业考核目标成了当前的工作重点。

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市重大办和各产业推进组每月继续定期到重点企业和项目现场,摸情况、解难题。定期公布十大产业相关数据,每季度考核、打分、亮灯、曝光。

不仅是重大工程办公室已着手谋划,其余职能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

招商引资部门积极围绕十大产业组织招商活动,鼓励骨干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招才引智部门依托济莱协作人才改革试验区、鲁中工业研究院等载体,帮助企业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

设立创业园区,在租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帮助,鼓励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创业兴业。

市编办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各功能园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组建行政审批局,打造“一个主体对外、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平台服务”行政审批新格局。探索包容和鼓励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营造宽松便捷的成长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推出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力争年底前占比达到全部事项的90%,确保更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新闻推荐

红旗是这样扛起来的

□本报记者刘琴通讯员段菲菲在近三年全省地税系统绩效考核中,市地税局三年迈出两大步,由2015年的第16位,跃升到2017年的第9位,进入全省第二梯队———3月13日,记者从市地税局了解到,该局在近三年全省地...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