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好人帮助一个好人

鲁中晨刊 2018-03-23 05:13 大字

□记者 吴骞

十年如一日,朱应秋把羊里镇养老院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爹娘来疼爱。如今,家庭突遭变故,依然没有放弃做公益的他,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在三月里汇成一股爱的暖流。

病榻前的朱应秋在照顾卢秀红□记者 吴骞 摄?

1

一个电话引出一个感人故事

3月7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一大早,朱应秋就在医院里打电话:“肉馅和面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先去吧,我今天家里有事实在走不开。”

挂掉电话,朱应秋马上给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擦脸擦手。原来,朱应秋的妻子2月27日突发脑溢血再次住院,医生全力抢救,虽然经过开颅手术后脱离生命危险,但右半身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无法进食。这些情况朱应秋没有告诉电话那头的人,接电话的义工感到纳闷,十年从未缺席的朱应秋怎么会“请假”呢?

原来,从2008年开始,每个月的7日,朱应秋和妻子卢秀红都会买上肉馅、蔬菜和面粉,与市义工协会的其他义工一起,到羊里镇敬老院为老人们包水饺,陪他们聊天,敬老院的100多个老人都认识朱应秋。每月一次看望老人,雷打不动。就是这个月的7日,妻子尚处在危险期,他脱不开身才没去。

2

一份执着重塑一个家庭

朱应秋生长在农村。1993年,23岁的他带着妻子来到莱城创业。不怕吃苦、脑子活络的朱应秋迅速在城里站稳脚跟,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1996年,他把父母也接到了城里,一家人共享幸福生活。

先富起来的朱应秋没有忘记回报社会。2008年,朱应秋参加了莱芜市义工协会,主动与羊里镇敬老院结成了帮扶对子,他成了100多位老人共同的儿子。从那时起,朱应秋自己出资,除了每月购买水饺原料,逢年过节还给老人买衣服、水果和生活用品,去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拉呱聊家常,老人们都把他当成孝子。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朱应秋因给朋友担保贷款,后朋友失信,因担保责任,他替朋友偿还了部分债务。数年来奋斗出的家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并且负债累累。那个时候,妻子卢红秀重压之下,突发脑溢血,但经过积极治疗,恢复得还不错。

一边伺候生病的妻子,一边照顾父母孩子,加上欠的外债,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朱应秋身上。但是这个坚强的男人没有向生活低头,他坚信,只要吃苦肯干,日子肯定会慢慢好起来。

朱应秋推起了小吃车沿街卖馕,与妻子干起了早点摊,拉着日化用品下乡贩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朱应秋和妻子靠“练摊”开始了新生活。无论多么苦,朱应秋没有忘记敬老院的老人们,依然坚持去看望他们,并且隐瞒了自己的生活现状。

3

一纸倡议帮助一个好人

朱应秋和妻子卢秀红互相关心鼓励,不怕苦不怕累,维持家庭生存,同时慢慢偿还债务。

今年2月27日,灾难再次降临。外出回家的朱应秋打开门发现妻子已经倒在了卧室的地上。他马上拨打120,一路抢救,到医院后医生立即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的卢秀红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两天的费用就近5万元。经过几天的治疗,卢秀红被转到普通病房,身上插着尿管、食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朱应秋看到妻子这个模样,泪流满面。朱应秋又一次向亲戚朋友四处借钱,效果甚微。他们欠了医院7万多元医药费,后续治疗费用更是无处筹措。

故事又回到了开头的一幕。接电话的义工发现了朱应秋的反常,多方打听才知道,他的家庭再次遭受重大变故。义工们马上行动起来,自发组织捐款,并且发出倡议,号召好心人来帮助朱应秋这个好人渡过难关。

你10元、他20元、我30元,社会各界的爱心暖流都汇聚到朱应秋这里。见到记者时,朱应秋的眼眶红了:“实在无心麻烦大家,可是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太感谢了!”病床上的卢秀红虽然说不出话,相信她一定能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努力康复。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没有辜负朱应秋这个好人,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伸出了援手。愿卢秀红早日康复,愿朱应秋一家再次开始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莱芜市开出寄递业首张大额罚单

本报讯(记者吕娜通讯员佟庆涛)3月19日,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获悉,日前,治安支队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对未严格执行寄递行业“三个100%”管理制度的钢城某寄递公司罚款人民币10万元,并对公司负责人董某...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