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一年清明时

鲁中晨刊 2018-03-22 10:47 大字

□吕爱红

转眼又快到清明了。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带领我们到口镇龙马河公园里祭拜我的姥爷魏佑宣,总是抚摸着刻有“为人民尽忠气壮山河”抗日烈士纪念碑上姥爷的名字,流泪,哽咽着一遍一遍诉说着思念和敬重。

我们陪着母亲难过、流泪,感叹战争的残酷,信仰的执著,生命的意义。

我们没有见过姥爷,也没有见过姥爷的照片,不知道姥爷长啥样。但姥爷的英勇事迹通过我的大舅、母亲及知情人士的描述,渐渐映入脑海。

回顾姥爷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打小练了一身武艺,行侠仗义,参加过讨袁战争10余年。当过保卫家乡的团教练,带领团兵打退土匪。拥护八路军,由廖容标司令引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委任为那时候的口子镇镇长,利用镇长身份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斗争。与日本鬼子和汉奸巧妙周旋,把家人开的馒头房作为秘密联络点,为地下党组织搜集情报、整理情报、传递情报,配合八路军,粉碎了鬼子一个又一个扫荡计划,打击了鬼子和汉奸的嚣张气焰。

因有叛徒带路,鬼子和汉奸包围了姥爷和联络同志开会的镇公所,为掩护同志撤退,姥爷只身引开鬼子,与鬼子进行殊死搏斗……在莱城监狱6个月内,姥爷被鬼子和汉奸的各种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依然严守组织秘密,始终如一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党走才能打胜仗。

1940年农历八月初八被日本鬼子杀害于莱芜汶河北岸,时年42岁。

至今,除了一张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和莱芜抗日战争烈士名单上有姥爷的名字外,再没有姥爷的任何遗物,甚至都不清楚姥爷的容貌。曾经的一张黑白照片和那个年代在解放区为姥爷开追悼会时,写在布匹上的英雄事迹,在姥姥一家人逃避战乱时弄丢了。

姥爷牺牲的那年,我的大舅才十几岁,虽然懂事能干活了,毕竟还未真正成年,母亲8岁左右,小姨3岁左右,小舅只有1岁,都没有意识保存姥爷曾经的物件,好让后代睹物思人。

70多年如白驹过隙,母亲也80多岁了,曾经与姥爷并肩战斗的战友早已不在人世,没有保存遗物,没有找姥爷的战友搜集更多姥爷的故事,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结。有些小辈甚至还不知道姥爷的名字,也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我的大舅也去世了,向后代讲述姥爷传奇人生的任务就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因为是烈士子女,母亲每个月领取国家发放的烈士子女生活补贴,家中的门上挂着光荣人家的牌匾。

我曾经问过母亲姥爷长什么样,母亲凭借儿时的记忆,说:“虽然清瘦,但十分高大。”

我的女儿作为姥爷的曾外孙女,因常听母亲的讲述,是小辈中较早知道姥爷生平事迹的,并深思熟虑作过一首诗,题为《记魏佑宣生平》:

少年自幼负侠名,壮志凌云下南城。

为效山河尽忠义,力保家乡治严明。

追忆龙潭转国运,勇入虎穴淡死生。

凄寒狱中铸铁骨,汶水北岸万里红。

女儿以这首七言律诗致敬英雄祖辈,这让80多岁的母亲很是欣慰。

今年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一家三口一定会带着母亲去祭拜姥爷,让后代记住这位英雄,传承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新闻推荐

多学科多部门齐心协力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婴儿

晨刊讯(记者时伟通讯员常永亮)3月6日,莱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多学科多部门,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仅8个月的重型颅脑损伤婴儿。当天下午4时左右,小儿外科门诊接诊一位出生仅8个月的患儿,因“在家玩...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