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成下乡记
□本报记者 刘琴
一个“外人”,在驻村两年后,他的去留为什么牵动了1500多名村民的心?党员和村民轮番请愿,希望“第一书记”再留任两年,请看———
核心提示:早在几年前,一部《马向阳下乡记》,把“第一书记”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如今,在莱城区和庄镇张家台村,也有一个下乡的“第一书记”。他就是市城市建设投资服务中心的王福成,请看他的下乡故事……
“脱贫攻坚,必须让乡村美起来”
张家台村位于莱城东北35公里处,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全村545户、1543人,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2015年6月,王福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张家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俊虎这条街长9米、宽2米,张金刚这条街长10米、宽2米。好,今年硬化的所有小街小巷丈量完毕,全部合格!”2017年12月5日,记者在张家台村采访时,老党员张俊普正带领村民代表对刚硬化好的小街小巷进行最后的丈量工作。
去年4月份,和庄镇启动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张家台村和相邻的啬泉、丁南峪和老姑峪村统一列入了美丽乡村建设连片整治的大盘子,王福成与村“两委”估算了一下,要想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光小街小巷硬化至少需要建设资金100多万元。
没钱怎么办?边干边想办法!在王福成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争取了近30万元的建设资金。王福成个人垫资6万元、村支部书记王海荣垫资30.5万元,硬化村内小街小巷2.6万平方米……
光伏扶贫电站照亮443户贫困家庭
2016年10月份,王福成争取派出单位投资78万元建设的张家台村光伏扶贫电站建成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此后的两年间,他先后争取资金建成了3个光伏发电站,年收入可达35万元,惠及全村443户贫困家庭,平均每户年收入增长约800元。
52岁的农民张金顺,过去种小麦忙活一年只能挣到五六千元,一家5口即便省吃俭用,日子依然过得不宽裕。去年,随着光伏扶贫电站的建成落地,在村集体的共同商议决策下,他得到了一份维护管理光伏电站的工作,定期清扫电池板表面灰尘,加上光伏发电的分配收益,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派出单位的全力支持,坚定了王福成帮扶到底的信心
王福成驻村两年半来,争取城投中心落实资金120余万元,帮扶张家台村建设了光伏电站、文体广场、村委大院、拉呱大院、道路桥梁、水井配套……仅光伏电站一项就使张家台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12万元左右,彻底摆脱了刚驻村时村集体收入为零的贫困局面。
吃水难题解决了、道路宽敞平坦了、贫困户有钱花了,如何让村民生活得更方便?王福成积极争取派出单位市城投中心领导的支持,聘请莱芜三维设计院编制张家台村旅游总体规划,计划注册成立旅游开发合作社启动乡村旅游;积极与莱商银行联系沟通,在村内设立1处自动存取款服务网点,现已达成协议,方便村民开展存取款等金融业务。“派出单位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王福成说。两年多来,市城投中心主要负责人到村调研10余次,分管负责人每月都到村指导工作,党组成员和所有科长都先后到村多次调研,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近期,王福成向派出单位城投中心争取的帮扶张家台村10万元小街小巷硬化资金马上就到账。
新闻推荐
横山口村有了“专列”线路设19个站点,票价1元,解决了村民多年出行不便的问题
□记者刘华80路镇村公交开通为实现莱芜“城乡客运一体化”目标,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市公共汽车公司经实地调研认为,“省级贫困村”横山口村基本符合线路开通条件。2017年9月6日,80路圣龙印务至横山口...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