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钢城区建设网格分明、权责明晰、覆盖全面、常态有效的“无缝隙”监管网络———结好安全生产网

莱芜日报 2017-12-13 09:27 大字

钢城区安监局工作人员深入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指导工作

本报讯(特约记者 冯建华)“强化执法检查,及时通报情况,这些执法检查情况,我们将定期通报,以便强化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钢城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所有检查到的企业是从全区规模以上工矿商贸企业中按20%的比例抽取的,共计23家。该项工作也是钢城区于12月份开展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专项执法检查。本次活动共分三个执法组,为期一个月,实行企业和执法人员双向抽签的方式进行。

创新监管模式,实行一体化执法。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工作实际,钢城区安监局采取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一体化执法;监管审批、检查执法一体化执法,克服了困难,提高了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

关口前移、超前预防。钢城区在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采取“定目标、树标杆、抓培训、重督办、严执法”的措施。如今,已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培训会议4次,培训安全管理人员400余人次,有效地筑牢了双重预防体系防线。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钢城区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早在本月初,钢城区安监局通过设置宣传咨询点、悬挂安全标语,布置安全生产法专家解读、事故警示教育及安全常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为广大群众普及了法律法规,树立了安全意识。

据统计,钢城区今年1—11月份,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率同比下降33.3%和31.3%,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究其缘由,钢城区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的同时,紧密贴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以开展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持续深化职业健康监管、安全文化“四个创建”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而取得的。

对全区工矿商贸企业的监管,钢城区安监局实行并完善“网格化、实名制”监管制度,组织深入排查摸底,掌握实情,同时逐一细化明确属地监管,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监管部门的具体责任人员,初步形成了网格分明、权责明晰、覆盖全面、常态有效的“无缝隙”监管网络。截至目前,全区共登记在册企业5659家,其中,重点监管企业210家,涉及化工、冶金、烟花爆竹、矿山、建材等17个行业。同时,各镇(街道)、功能区共聘用村级安全协管员200余名,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向村级延伸。

强有力的举措保证了安全生产监管触角的延伸,监督检查并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也占据重要作用。对此,钢城区安监局结合全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把“大快严”作为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的突破口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总抓手,持续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检查组800多个,排查生产经营单位2300多家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486余份,查出隐患7702条,整改隐患7132条,整改率达到92.6%;处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84起(其中拆除非法加油站15处),查处燃气工程违法建设行为30余处,督促20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

工作人员介绍,钢城区还专门聘请专家检查隐患,以保障查实、查密、查透。今年以来,该区先后从省煤炭技术服务中心、中介机构和莱钢等单位聘请专家500多人次,检查企业278家次,查处隐患2098条,提升了隐患排查的专业化水平。对于隐患问题,钢城区实行隐患销号制度,建立台账,通过调度、督查和抽查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整改进度,对隐患拒不整改的企业依法依规从严顶格处罚,以严厉处罚促隐患整改,实现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不仅如此,钢城区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钢城区对全区50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和一般化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查处隐患267条;对达不到生产规模的4处煤矿、1处铁矿收回采矿许可证予以关闭;检查有限空间和涉爆粉尘企业54家次,查出安全隐患468项;检查在建建筑工程36项,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8份,提出安全隐患整改120余条。同时对全区357.6公里天然气主管线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储气设备、供气管道重点部位不留死角,消防设施、人员技术、安全规程落实等方面不留盲区。

新闻推荐

钢城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让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晨刊讯(记者李晓)12月8日,钢城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7年3月省食安办正式批复同意钢城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以来,钢城区各级各有关部门不...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