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警务”构建“大服务”

莱芜日报 2011-11-30 22:13 大字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小警务”构建“大服务”

——— 市公安局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本报记者 宋庆云 通讯员 崔言卫 翟乃云

2010年度社情民意调查中,莱芜市群众对公安安全感为96.3%,满意率为96.28%,同比分别上升0.85和2.22个百分点。人民满意度的提升源于全市公安机关的创新管理。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破“旧”出“新”,以创新管理为依托,“小警务”构建“大服务”,一张覆盖全市的安全防控网络已然形成。

引进“市场”因素打出治安防控“组合拳”

近日,某花生油专卖店因工作失误未对报警设施设防,造成花生油被盗损失计款4000余元。公安机关现场助查,对报警设施进行技术鉴定,店主得到了保险公司的全额理赔。该专卖店经理张先生激动地说:“没想到买了保险、安了报警设施,还真看家护院。”这是市公安局“保险技术联防”工作中成功破获盗窃案件的实例。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推出了具有莱芜特色的保险技术联防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莱城区共建立报警监督平台20个,接处警队伍20支计106人,发展保险技术联防业户5216余家,年均接受有效报警200余次,预防案件233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2名,破获案件124起。

在将治安防控与市场因素相融合的同时,市公安局莱城分局探索推行了“亮警灯、电动车、红袖标和技防覆盖”四大平安创建工程。“亮警灯”工程控点,以单位门前、要害部位、易发案区域等为重点,安装落地警灯1200余个;“电动车”工程控线,购置15辆车体小、开放式的电动巡逻警车,116辆警用自行车,24小时在城区大街小巷进行巡逻;“红袖标”工程控面,动员治安积极分子、老干部等群众力量主动戴上“红袖标”,加入义务巡防队伍,共同参与巡逻防范,“红袖标”治安员达到1万余人;“技防覆盖”工程控重点单位区域,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重点场所行业可视化、动态化管控。同时,强化了对城区重点路口、重点部位、治安复杂地段的信息监控,新增视频探头1538个,其他报警探头864个,各类探头总数达到16460个。

联户联防、警民联调构建联防大格局

“现在就是一只鸟到我们村来,我们也得给它验明身份。”钢城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小上峪村党支部书记董士玉说。针对该村盗窃案件高发的情况,钢城公安分局泰达路派出所与该村联合成立村民治安防范小组,以30户村民为单位,将该村划分为16个组(片),每组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村民任组长,每组每天确定一名16至60岁的男性,佩戴红袖标在本组(片)范围内开展巡逻。2008年以来,该村未发生一起涉盗刑事案件,各类民间纠纷明显减少,(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莱芜市举行庆“三八”座谈会林殿玲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 徐雯雯)3月7日,莱芜市举行各界妇女庆“三八”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林殿玲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春香,副市长刘杰,市政协副主席张桂爱出席座谈会。林殿玲说,过去的一...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