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忻城-信宜就业扶贫协作工作见闻 □樊柳艳 石佳连
464人
目前,共解决忻城籍贫困劳动力就业464人,其中到广东就业166人,就近就业230人。
390个
辐射带动城关、思练、遂意等5个乡镇建立“扶贫车间”,共提供就业岗位近390个。
忻城县城区和部分乡镇都设置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贫困人口近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离开了原有土地,致使富余劳动力增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是忻城-信宜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的重点。忻城-信宜两地政府提出“以就业带动脱贫”的工作思路,以信宜之能,为忻城所需,通过扶产业促就业,引进“扶贫车间”,输出劳务,打通贫困户增收脱贫“最后一公里”。
以竹子为媒 编织致富路
该县以“忙时务农,闲时务工”为着眼点,结合实际情况,以县城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就业中心点,打造竹编特色产业,把就业服务延伸到全县12个乡镇各行政村(社区),给全县农民提供就业平台。
一是引进忻城县凡丰工艺品有限公司,建设城南竹编扶贫总车间和思练镇竹编扶贫分车间,采用“‘扶贫车间’+社区(村委)+农户”模式,通过原料配送入户、上门收货、当场结算工钱等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全面发动忻城县贫困劳动力在农闲时从事竹编手工活,促进家庭增收脱贫。忻城县凡丰工艺品以外贸出口为主,需求量大,编制工艺简单易学,按件支付劳动报酬,适合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推广宣传,竹编“扶贫车间”运营取得良好反响。
二是打造竹编创业孵化中心,辐射分车间。预计投入10万元进行培训补贴,在城南竹编扶贫总车间开展手工竹编培训,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到分车间,为有意愿发展产业的群众提供创业式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劳动力43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7人,已经能独立生产的群众87人。公司计划今年培训忻城县劳动力3000人,涉及16个村委,4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经培训后能独立生产的劳动力达900人以上。
以车间为点 搭建新平台
该县致力于引进有品牌力的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辐射带动“扶贫车间”建设,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平台。近年来,忻城县利用粤桂扶贫资金分别在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薰衣草小区、光明小区建设“扶贫车间”,引进福建厦门信荣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富德森电子有限公司,以加工电子产品为主,解决8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全面助力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辐射带动城关、思练、遂意等5个乡镇建立“扶贫车间”,共提供就业岗位近390个,为农村群众搭建就业新平台,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产业为本 助力新升级
针对“忻城县产业结构单一,资金周转难,产业链短,难以形成规模”情况,信宜市通过资金扶持,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转变产业发展形式,促进产业升级。今年安排帮扶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投资古蓬镇枝林村浪昌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果遂镇龙马村高岭屯养牛专业合作社、大塘镇九龙村养牛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实现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规范化企业转身,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周边产业升级。合作社一方面通过聘用贫困户参与种养工作,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另一方面每年按一定比例让利于村集体,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企业、贫困户、村集体三方共赢的目标。
以试点为底 筑起就业桥
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忻城县创新“公司+村委会”合作的招工模式,以贫困村为试点,推行试点企业“直招”方式,通过远程面试和招收奖补,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打破“用工难和劳动力剩余”的窘境,实现共赢。一是远程视频面试。信宜市就业服务中心联合江门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招工企业,通过远程视频对忻城县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进行面试,面试合格,贫困劳动力直接实现就业,大大降低就业成本;二是对村委会推介贫困劳动力就业进行奖补。对组织推介贫困劳动力参加务工的村委实施奖补政策,充分发挥村委带头引领作用,鼓励忻城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增收脱贫。三是探索信忻两地合作稳岗跟踪服务机制,保障贫困户稳定就业。通过不断创新就业服务,目前,共解决忻城籍贫困劳动力就业464人,其中到广东就业166人,就近就业230人。
新闻推荐
父子两人在交流养蜂技术。□记者蒋伟华通讯员周俊远文/摄“今年预计产蜂蜜两三千斤,预计收入20万元。”连日来,荔浦市...
忻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忻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