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红渡镇三合村: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吴清文

来宾日报 2019-09-26 09:36 大字

9月23日下午4时许,忻城县红渡镇三合村第一书记潘乐二则送走检查组,又准备迎接县主要领导的检查。三合村的脱贫攻坚“战役”到了关键时刻。因为有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三合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潘乐二对三合村今年实现脱贫摘帽信心满满。

三合村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土”。2018年底全村人口数是520户1682人,全村尚有96户249人未脱贫。2019年计划脱贫81户228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大石山区,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三合村第一书记、忻城县交通局副局长潘乐二介绍,2018年4月,他到三合村后发现,该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该村的经济发展。另外,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全村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2人,其中外出务工党员26人,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曾在忻城县扶贫办工作了9年的潘乐二,指出了三合村致贫原因。与村“两委”班子讨论后决定,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突破脱贫攻坚的关键。

脱贫攻坚指标多,任务重。三合村“两委”班子把各项脱贫指标“分解”为一个个项目,列出清单,找到后援单位和相关单位逐项解决。投入5万元建设上级屯篮球场,协调县文广旅局立项解决资金,县交通局扶持20吨水泥主要用于上级屯文艺舞台等配套设施建设,由上级屯群众实施;投入78万元建设村委新办公楼,由县委组织部实施;投入85万元解决三合村下水屯至雷洞村雷洞屯1.45公里砂石路建设,协调县扶贫办立项解决资金,并招标公司组织实施……

2018年以来,三合村实施项目多达22项。“有些项目是多个单位一起完成。有些项目的资金不足,要从其他渠道去‘化缘’。”潘乐二说,一些大项目再分解成小项目,就容易解决了,也正是后援单位和领导的鼎力相助,这些脱贫指标项目才得以逐项落实,有效推进三合村的脱贫攻坚。

三合村有1400多亩耕地种桑,占全村耕地面积90%以上。产业单一,留在村中种桑养蚕的多是老人,没有产业带头人,群众养蚕技术掌握不到位,生产出的蚕茧品质参差不齐,收入偏低。潘乐二表示,稳定三合村种桑养蚕主产业是必须拿下的“一场战役”。

2018年,三合村以屯级党支部换届为契机,按照能学、能想、能做、能管、能带头的“五能”标准,成功选举产生5名屯级党支部书记,10名党员当选了村民小组组长。

党员致富带头人潘勤飞、潘芳云、莫及等3名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手拉手帮扶。仅潘勤飞就带动5名贫困户种桑养蚕,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

为稳定村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潘勤飞于2017年下半年在村里推广小蚕共育,为群众提供中、大龄蚕种,不仅免除群众育小蚕技术不足的风险,还大大缩短蚕农养蚕时间,每户蚕农每年养蚕10至12批,收入3万元左右。

“我现在养一批蚕只要半个多月,一年可以多养两三批蚕。”贫困户潘理四种了5亩桑,为多养蚕,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更愿意选择购买3龄蚕种。“价格虽然贵一点,但死亡率就低得多。”潘理四说,养中、大龄蚕种产蚕茧更快更多,按多养三批蚕算,每年多收近万元。

新闻推荐

爱如涓涓细流 温暖病症患者 忻城县人民医院血透室医务人员倾心关爱病人小记

9月13日,笔者走进忻城县人民医院血透室看到,中秋佳节本是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但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为了群众健康,仍然坚...

忻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忻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