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富百姓 来宾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来宾日报 2019-06-28 09:24 大字

核心阅读

今年,来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构建完善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贫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来宾市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扶贫产业,精准脱贫迸发出新活力。目前有144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带动170个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269个贫困村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覆盖,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辐射贫困户23123户。

武宣县东乡镇长塘村绿荫成林、山清水秀,绿荫下掩映着一排排精致的鼠舍,鼠舍里还安上了抽风保暖系统。

肢体四级残疾的覃德欢,是这些鼠舍的建造者,先天患有脊柱病的他没有选择坐等国家补助生活费,而是选择创业养殖竹鼠,成立了长塘龙殿竹鼠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引种并提供标准化养殖场所和全程技术服务,让贫困户每户认养竹鼠,在合作社集中饲养,出栏后再统一推向市场,带动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一万元以上。

这是来宾市发展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构建完善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贫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来宾市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扶贫产业,精准脱贫迸发出新活力。

扶贫产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每当夜幕降临,水草下到处是小龙虾吞噬水草的觅食声,水面上荡开一波波的涟漪,这是兴宾区五山镇马则村百亩龙虾育苗基地每天晚上都在上演的丰收之曲。

在市民政局、五山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和多方市场考察下,广西五关有限责任公司借助三利水库良好的水资源,在马则村建立100亩的小龙虾种苗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带动群众建立500亩反季节“稻+虾”共作、连作生态养殖基地。去年,该项目为马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3.2万元的收入。

在忻城县思练镇毛洞村的扶贫车间里,30多名村民坐在操作工位上一字排开,在师傅的指导下组装电子元件。

毛洞村利用村委办公楼前空闲土地建起3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能同时吸纳150名工人在此工作。在市政府和市统计局牵线搭桥下,毛洞村为扶贫车间引进广西中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盛世智佳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元件加工业务,让贫困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愿望。据该村第一书记介绍,今年要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多想办法,把各种优势资源和扶贫政策充分利用起来,做细做深,做出成绩,让田间地头的“小车间”在推动“大扶贫”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今年来宾市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和产业扶贫车间的认定工作。目前有144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带动170个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269个贫困村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覆盖,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辐射贫困户23123户。

产销对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6月14日,金秀的红茶、忻城的糯玉米、合山的坚果等来宾特色产品在“京东-中国特产·来宾馆启动仪式暨来宾市兴宾区第二届电商购物节”上一一亮相。此次活动以“天下有来宾,来宾有特产,相聚在兴宾,消费助脱贫”为主题。

此次活动,来自全市6个县(市、区)的150多家企业的日用品、特色生鲜产品、农特产深加工产品前来参展,通过“消费助脱贫”的方式,全方位展示来宾市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全貌,进一步扩大来宾市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电商平台将来宾市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金秀大瑶山适合林下中草药材种植,该县鼓励贫困户参与扩大种植,预计未来可达10万亩规模。如何把这些中草药材销出去?经过多次考察,广东省茂名市茂南籍企业家创办的大参林医药集团去年与金秀签订中药材购销协议,对取得地理标识的中药材,将以高于市面价格收购,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今年4月,广西金秀大瑶山瑶药育苗基地已育出150万株药苗,向349户贫困户1222名贫困群众发放药苗。

4月,来宾市组织企业参加成都农产品展销会,5月参加杭州茶博会,预计8月第16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将在广州举行,来宾市正积极邀请农业企业参展,并计划邀请茂名市相关企业参加并洽谈项目合作事宜……今年以来,来宾市加快培育电商及产业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产销对接,让贫困村、贫困户的产品产得出来、销得出去,实实在在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

全力支持忻城脱贫攻坚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刘吉平博士讲授《新形势下种桑养蚕技术的改革与实践》、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室研究员李余良博士讲授《南方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鉴别与防控技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磊博士讲授《甜糯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忻城县是来宾市今年的脱贫摘帽目标县,新年伊始来宾市就邀请有关专家到该县举办扶贫协作农业科技培训班,缓解忻城县技术力量不足的压力。

“再过两天,我家的蚕茧又要上市了,按照目前的情况,1万只蚕虫应该收获180斤蚕茧,收入3000多元。”望着满屋即将上架的蚕虫,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贫困户罗兰茂乐开了花。

今年以来,为保障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市农业产业扶贫指挥部分9个批次到忻城县开展调研指导和风险排查工作,深入到忻城凤凰牧业、润华牧业、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等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带动贫困户模式,助力忻城县发展桑蚕、育肥牛、百香果、甜糯玉米、山羊及牧草、构树等“5+2”种养产业。

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来宾市择优推荐龙头企业、合作社、现代青年农场主参加2019年广西骨干农民赴台学习培训。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到忻城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增级工作,推进示范基地创建,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目前,忻城县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22470户,覆盖率为93.09%;全县61个贫困村有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覆盖;培育有184名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指导员总数339人,这些指标均已达标。

□本报记者 韦海臣

新闻推荐

遂意乡弄尧村弄力屯致富带头人蓝可村:“羊圈”里蹚出致富路

“咩咩咩、咩咩咩……”随着领头羊一声召唤,100多头大大小小的羊从羊圈里跑了出来,在自家的晒坪上吃食、嬉戏……这是6月21...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