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共建”提升产业扶贫效能 忻城县破解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难题侧记 □莫亚丹 樊柳艳

来宾日报 2019-05-29 10:00 大字

为破解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难题,忻城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建联养育肥牛模式,以凤凰山牧场为龙头企业,以贫困村为重点,在符合环保条件的村、屯建设一批养牛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以达到企业做大、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致富、产业发展等多方共赢的目标。全县计划建设养牛专业合作社40个以上。目前,第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5月底前将完成10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

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架构

4月29日,忻城县第一家养牛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于大塘镇九龙村板甲屯举行开工仪式。该县通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返乡经济能人在农村建设养牛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计划建设总量超过40个,以破解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难题,达到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通过自荐或乡镇推荐每个村集体的经济能人、养殖能手、农户、贫困户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出任理事长并作为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运营。

大塘镇九龙村板甲屯养牛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是忻城县创新“社企共建”模式的一个缩影。养牛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由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政府和养牛贫困户进入理事会,参与合作社的决策管理;由财政专业人士和养牛贫困户代表进入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日常管理、发展规划、财务、重大决策等进行监督。由县农业农村局和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就业扶贫车间认定条件和程序,给予符合条件的养牛专业合作社认定授牌为“忻城县就业扶贫车间”。

“六个统一”联建联养合作运行

该县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采取“六个统一”合作模式运行,即统一建舍,由村委或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出资,由经济能人选址租地,由具有建筑资质且有经验的建筑公司专业设计并承建养牛专业合作社。

统一供种,养牛专业合作社的牛源由凤凰山牧场统一购买,各养牛专业合作社根据养殖规模,将购牛品种、大小、数量告知企业,由企业对牛的牛源地、质量、健康状况进行把控并运至各个养牛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由企业免费对各个养牛专业合作社的经济能人或养殖能手进行饲养技术、管理技术等培训,同时不定期聘请畜牧专家到合作社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每月对贫困群众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现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统一疫病防控,由凤凰山牧场统一对合作社肉牛饲养周期的疫苗、驱虫提供免费人工服务,由政府出资统一为合作社的所有肉牛购买保险;统一配送精料,草料由农户通过种草自行提供,以节约饲养成本。精饲料由企业统一配送至各专业合作社,运费由政府补贴;实行统一回购,保底收购,解决合作社在销售上的后顾之忧。

各合作社将饲养的肉牛喂至出栏或达到一定重量时,企业按照广州交易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格时,按保底价格收购。企业通过冷链及牛肉深加工、屠宰分理销售,拉长产业链,壮大育肥牛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模式提高合作社扶贫效能

忻城县通过创新两种模式推进合作社扶贫效能。一是以政府资金投入建设的养牛专业合作社,作为凤凰山牧场的分支牛场,合作社成员不低于20人,其中贫困户不低于6人,其固定资产属所在的村集体。公司(凤凰山牧场)每年按财政资金投入的8%让利于村集体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前三年按财政资金投入的8%补贴给企业。合作社由凤凰山牧场投入资金运营,聘请经济能人管理,吸收当地贫困户就业。经济能人工资5000元/月计算工资,并享受该合作社纯利润收入的20%分成。同时凤凰山牧场为就业的经济能人及就业人员购买保险。二是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养牛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投入资金运营,由凤凰山牧场统一供种(以市场价为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配送精料(可自选)、统一回购服务。公司(凤凰山牧场)在回购肥牛或是牛犊时以250元/头让利于村集体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此外,合作社还实行“粮改饲”,发展种草养牛,通过凤凰山牧场保底收购,保证牧草产销无忧,鼓励农户发展牧草产业。保底收购价格向贫困户倾斜:贫困户种植牧草,按350元/吨进行收购,运费由政府补贴;非贫困户种植牧草,由企业到农户牧草地帮收割的,保底收购价为120元/吨;农户自行收割运到基地加工场的,保底收购价为150元/吨;农户自行收割并切碎运到基地加工场的,保底收购价为180元/吨。

新闻推荐

忻城县高级中学中级教师 陆南希 “淑女”变身科创“女汉子”

陆南希,忻城县高级中学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同时也是该县科技辅导员之一。担任通用技术学科教师5年来,陆南希把“淑女范”炼成...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