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板变身“牛司令” 忻城长和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居安返乡创业记
“真想不到,玉米秸秆还能卖给养牛基地挣钱!”忻城县思练镇贫困户莫爱学拿着一叠钱,笑得合不拢嘴。据了解,她已卖了36.8吨玉米秆,额外增加了7360元收入。
莫爱学口中的养牛基地,指的是忻城县长和农牧有限公司下属的养牛基地,是创始人莫居安舍弃繁华都市生活,回乡创业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如今,周边村民纷纷加入基地发展养殖,脱贫致富奔小康。
创业 想让家乡更好
5月6日,莫居安带领记者来到公司的养牛基地,远远就听到牛的叫声此起彼伏,饲料间里,几名工人正在卸货,牛舍里,一名工人正在喂牛,一大群牛吃得正香。
莫居安从部队退伍后,便一直在广东创业。2014年,他响应号召,返回忻城县思练镇投资创业,成立了长和农牧有限公司,做起了“牛司令”。目前,公司已建成标准化牛舍5栋、饲料间1栋、存栏肉牛500头,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新疆褐牛等多个品种。
创业艰难困难多,莫居安说,公司能走到今天,付出的心血可不少。
“当初之所以回来创业,一是政府号召,二是自己也想尽自己的所能,让家乡变得更好,让乡亲们更富裕。”莫居安说,他退伍后在广东创业,看到广东发展得那么好,但自己生长的家乡变化一直不大,所以他暗下决心,回来投资创业,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
经过多次考察和长时间思索,莫居安认为在家乡养牛最合适,“我原来是广东省农产品流动协会副会长,知道广东那边的市场情况,销售活牛不成问题。”
兴业 克服诸多困难
从衣着光鲜的公司老板,变成了成天与牛粪打交道的“铲屎官”,家人十分不解,更不支持,但莫居安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养牛场很快办起来了,一开始顺风顺水,莫居安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谁知,去年三月份的一场天灾,让养牛场蒙受了很大损失。“去年的龙卷风把养牛场扫了一遍,三栋牛舍被吹倒,损失巨大,现在看到的两栋就是后来重建的。”
莫居安说,虽然自然灾害让他损失巨大,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努力去解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接下来做得更好。
“原本打算等这边公司步入正轨后,我就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但由于家乡人才缺乏,所以我就被‘困’在这里了。”莫居安幽默地形容目前的状况。
创新 带领村民致富
养牛场步入正轨后,莫居安有了新的想法,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带动周边的贫困户。为此,莫居安大胆创新,想到了“政府+银行+公司+农户”思路,先后创新探索了多种模式。2015年推出的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一年给予贫困户8%的分红。该模式主要针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2016年,莫居安又推出“贫困户半额抵押”模式,深受村民的欢迎。莫居安介绍,推出“贫困户半额抵押”模式,是由于经过长期与农户打交道,通过了解得知部分贫困户想自己养,但是缺少资金,才决定推出。”所以,莫居安让贫困户以5万元押金,就牵走价值10万元的架子牛回家养,带领大伙一起致富。
推出新模式后,石龙村的莫增朴第一个与长和公司签订协议,当月便大胆地牵走7头母牛和3头公牛回家饲养。如今已经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生活。
随后,周边群众纷纷加入。目前,全县有14户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协议并领养54头牛,183户签订育肥牛保价回收协议。
□本报见习记者 黄文媚
新闻推荐
“养蚕前怎样消毒?养蚕用什么消毒较好……”4月底的一天,红渡镇六纳村上纳屯村民罗永存坐在村委办公室一台电脑前,向远在河...
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