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6年前,北更乡一女子赶圩迷路,坐错车“漂”到山东嫁为人妇;36年后,仅凭记忆深处的家乡地名和亲人名字返乡寻亲,在民警帮助下终于回到家—— 36年寻亲路漫漫 亲

来宾日报 2017-07-27 08:09 大字

36年前,家住忻城县北更乡雅文村的女子曾秀元去附近的加方(地名,在马山县境内)赶圩,由于不识字,加上平时很少出门,一时找不到回家的路,坐错车,坐到了山东省。36年来,她一直在找回家的路,凭借一股坚强的信念和有限的信息,在忻城县公安局北更派出所的帮助下,7月15日,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家。当70多岁的母亲看到曾秀元时,不禁抱着女儿潸然泪下。

36年后“姐姐”回家 以为是骗局

“姐,现在知道家在哪了,常回来看看妈妈和我们。”7月25日下午,在北更派出所户籍室,北更乡雅文村的曾秀林拉着姐姐曾秀元的手,久久不舍得放下。曾秀林说,姐姐“失踪”时,自己仅13岁。“那时还小,已经记不起姐姐当时的样子了。”只记得那是1981年4月的一天,姐姐去马山县加方赶圩,此后再也没回来。“我们也曾去找,却找不到,这让我们一直非常难过。没想到36年后居然又见面了,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更让曾秀林感动的是,姐姐曾秀元一直记得她的名字。而且正是通过她的名字,姐姐找到了家。

那是10天前(即15日下午),已经搬到忻城县城居住的曾秀林接到马山县公安局白山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对方问她是不是有个姐姐叫曾秀元,“我说是,但是她已经失踪好多年了。”曾秀林以为遇到了骗子,就让对方说出她弟弟的名字。对方竟然说不出来,而且一句本地壮话都不会讲,这让曾秀林更加怀疑这是骗局。不过,对方沉思了一下,竟然说出了她父亲和叔叔的名字,曾秀林立即大喊一声“姐姐”。

经过确认后,当天下午,曾秀元赶到北更乡,曾秀林则带着其他亲戚,到北更派出所接姐姐回家。当70多岁的母亲看到曾秀元时,不禁抱着女儿哭了起来。得知女儿嫁到山东,而且过得很好时,老人才稍感安慰。只是36年后,女儿已经不会讲当地壮语,双方沟通存在一定困难。

误以为是马山人 寻亲费周折

原来,曾秀元走失时只记得父亲、叔叔和妹妹的名字以及加方、马山和加福大队几个地名。嫁到山东后,曾秀元的夫家人一直认为她是南宁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曾秀元夫家的一个亲戚回老家南宁,看到南宁有开往加方的车,于是告诉曾秀元。

7月15日,在丈夫和儿子的陪同下,曾秀元回到广西马山寻亲。因时间间隔太久、家乡变化太大,她找不到回家的路,更没有亲人的联系方式,寻亲受阻,所以就到白山派出所求助。白山派出所经过查询,发现没有加福大队这个地名。而曾秀元又只记得父亲、妹妹和叔叔的名字,可是民警输入其父亲的名字时,又查不到其人,原来她父亲早已去世。当民警输入其妹妹曾秀林的名字时,发现曾秀林居住地是忻城县北更乡雅文村,于是立即与北更派出所联系。

了解情况后,北更派出所民警凭借仅有的信息,立即通过查看户籍底册、联系村委、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查找,最终于当日下午2时许取得曾秀林的联系方式,并及时将情况告知曾秀林。

由于当年曾秀元是走失的,没有身份证,虽然结了婚,但是仍然没有户口。而且,由于失踪多年,她的身份信息也没有保存下来。了解情况后,北更派出所又花了大量精力,帮助她恢复身份。

不识字且少出门 上错车走失

那么,曾秀元赶圩为什么找不到回家的路呢?

“那是1981年4月的一天,我去加方赶圩,走着走着就与同伴走散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曾秀元当时21岁,正值青春年华,由于很少出门,加上不识字,迷路后路边有人叫她上车,她就上了车,坐了三四天的车后,就到了山东省梁山县,嫁给了拳铺镇的张先生。36年来,她一直在找自己的家。“他们那边讲的话我听不懂,我讲的话他们也听不明白。”曾秀元说,由于不识字、语言不通,而她只记得“加方”“马山”“加福大队”几个地名,信息有限,加上家乡行政区划的变更,这让她多年来始终找不到家。

“非常感谢北更派出所的热情帮助,让我找到了家。”7月25日,曾秀元和妹妹曾秀林等人到派出所领取户口本时,向民警表示了感谢。曾秀元说,她是幸运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老家的亲人,我感到很幸福。”■晚刊记者 莫岑 通讯员 蓝海荣

新闻推荐

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忻城县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老哥,这本扶贫手册,上次检查时发现年度帮扶计划还没有填写,现在已经写好了,是你的帮扶联系人和你商量后填写的吗?还有,5月份的收入签字,也是你亲自签名的吗?”“是的,手册是联系我家的干部和我商量后填...

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