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力产业挖穷根

来宾日报 2016-11-09 00:00 大字


“今年7月,挂点联系我们村的广西招生考试院给我家送来了50只鸡苗和几十斤饲料,我们又贷款2万元买了牛,建了牛栏,再过一个多月把鸡卖了,我家脱贫就有指望了。”11月4日,扶贫工作队再次走进古蓬镇龙球村谭大爷家中回访,正在给牛添草料的谭大爷高兴地说。

忻城县作为偏远的大石山区,“十三五”期间,全县还有5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992户80799人,全县贫困面大、程度深,加上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传统资源型粗加工业比重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摘帽任务艰巨。那么如何早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产业脱贫路线图,即“户有两亩桑,两亩果,两亩糯玉米、两头牛、两百只鸡和二十平方米蚕房”,大力挖穷根,帮助贫困户由“输血”转变为“造血”,通过产业扶贫解决全县今年3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农业发展是基础 确保脱贫不掉队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忻城县对有发展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村,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抓好扶贫产业发展规划,保持珍珠糯玉米、甘蔗、桑蚕、金银花等支柱产业稳定发展,同时发展百香果、油茶、林下特色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通过扶持带动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发展,引导和吸纳广大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经营,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受益。从今年开始,忻城县在全县建设生产示范片,推动以优质糯玉米为原料的粮食深加工,建设富硒珍珠糯玉米产品生产示范片。

“经过春季的试种,每亩土地可以产2000斤生玉米,使农民增收4000元,按照一年两季的种植规模,每年通过种植富硒玉米每亩就可以让给农民增收8000元到1万元。”在古蓬镇上浪村,“第一书记”罗锦锋带动140户贫困户利用200亩富硒土地大力发展富硒农业种植,推动产业扶贫升级,探索出一条利用富硒土壤培育富硒玉米致富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企业引领养殖业 产业发展再提效

7月14日,忻城县政府与河南邦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肉牛养殖、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协议,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集肉牛养殖、屠宰分割、冷链销售、熟食加工、交易中心等综合服务基地,采取“5合1”肉牛养殖模式,发动1万户贫困户参与,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为促进忻城育肥牛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县长李朝晖表示,在“十三五”规划中,育肥牛产业是忻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产业之一,该县也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养牛致富。该企业建成后,将为全县养牛户和养牛合作社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该县通过招商引资,由企业引领,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特色旅游成新宠 持续发展促增收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忻城县地处广西红水河畔,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该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旅游城市为目标,继续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优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突出壮族民俗、土司文化特色和忻城生态风光优势,着力发展壮民族风情及土司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周边乡村食宿、农业观光等一批小微旅游项目的发展,成功吸纳大量贫困人口就业,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难题。

“我们合作社种植规模从当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850亩,员工有60多名,其中有27户贫困户在‘一站式\’服务下,贷款135万入股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年终分红4000元,另外获赠价值1000元优质水果苗木。”在马泗乡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欧高龙的带领下,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也搭上特色旅游的“快车”,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莫亚丹

新闻推荐

抓好易地搬迁 推进扶贫攻坚

11月15日,忻城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推进会,剖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县长李朝晖出席会议并作要求。会上,县发改局主要负责人对全县前阶段易地...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发力产业挖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