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扶贫,美了生态富了民

广西日报 2013-01-16 18:45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黄大华 

石漠化,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地球之癌”。居住于此的人,大多是扶贫对象。因为,生态病往往伴随着社会病——贫困。 

地处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域的忻城县,在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将生态治理、产业扶贫与城镇化巧妙融合,探索出一条基于生态改善的绿色扶贫之路。其效果日益显现:据统计,2002年,该县贫困人口12.75万,占全县人口近1/3,到2011年年底已不足6万人。

石山披绿,“地球之癌”变“绿色银行”

“今年两亩金银花,收了近300公斤花,每公斤8元,收入2000多元。”近日,忻城县遂意乡弄江村弄春屯农民蓝常国高兴地告诉记者,对他来说这是一笔“意外之财”。

原来,这两亩地是石头山,原本不长作物。2010年开始,乡里免费送来了金银花种苗,他就种在石头缝里。次年金银花藤就爬满了裸石。到4月份收获季节,金黄的金银花漫山遍野,香气弥漫。采摘的金银花由县里引进的加工企业定点收购,于是,就有了这笔“意外之财”。

“今年全村种了300多亩,原来没用的石头山变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村党总支书黄焕德告诉记者,钱虽不多,但每户平均每年可以因此增加1000多元收入。

弄江村村民的“意外之财”并不意外。县委书记谢大研介绍,忻城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来,对石漠化综合治理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仅去年就完成石漠化治理7.65万亩。其中,在石漠化区域种植金银花成为治理的主要方式。金银花亦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价格节节攀升。5年来,金银花种植由两万多亩增加到今年的14万亩,不仅改善了恶劣生态环境,还给这里的贫困人口带去了近2000万元的收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原本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区域,摇身一变成为村民们的“绿色银行”。这一生态治理与扶贫兼顾的模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养蚕育菌,“循环经济”铺就“脱贫路”

农民种桑养蚕。桑枝由企业加工成菌棒,免费发放给农户培育食用菌,并签订收购合同;废弃菌棒则还田作肥料。

在忻城,由蚕串起的“循环产业链”正在延伸到千家万户。桑园面积已经由5年前的7万多亩增加到去年的22.8万亩,惠泽近10万农户。

红渡镇红渡村矮山下屯的农民黄冠飞正是这条“循环产业链”的受益者。去年12月上旬,记者来到50多岁的黄冠飞家时,他和老伴正在食用菌室给菌棒淋水,部分菌棒已经冒出乳白色的菌冠。

“菌棒是企业免费送的,菌室是杂物房改的,食用菌合同收购价12元/公斤,再过20天就可以收了,大约可以获利1万元。”黄冠飞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如果市场价格高于6元就按市场价收购,加上4亩桑11张蚕的两万多元的纯收入,今年他们可以存3万元,还清欠债了。

“我们都管这楼房叫‘桑蚕楼\’。这得感谢政府!”走上脱贫之路的黄冠飞指着刚起好还没装修的两层小楼感慨道,作为扶贫对象不仅菌棒免费,连续3年都得到政府免费送的桑苗和养蚕的方格蔟。

沿着红水河,记者从北更乡到红渡镇一路走访,成片的桑园随处可见,黄冠飞家那样的“桑蚕楼”成群映入眼帘。随同采访的县扶贫办领导介绍,3年来,特别是2011年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忻城县积极向上申请产业化扶贫资金,开展良种桑蚕、甘蔗等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针对扶贫对象免费发放良种种苗、方格蔟等,以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财政支持只是前提,从宏观来看,产业扶贫的长效化还需延长产业链,增强整条产业的竞争力,才能达到扶贫效果。”该县县长李朝晖介绍,忻城的桑蚕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循环产业链”,目前已经引进了蚕茧加工企业3家,食用菌加工企业两家,这些企业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龙头,牵着10万农户,连着22万多亩桑园闯市场,铺就了脱贫致富路。

新闻推荐

把特色文化民族风貌与“美丽工程”结合起来

本报忻城讯(记者/卢彬彬通讯员/蓝艳青)5月27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文到忻城县参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当天上午,刘新文来到马泗乡与当地群众一同拿起扫帚清洁街道扮靓乡村...

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